挥部留在了西线,并且对部署在西线的部队进行了伪装。比如,德军用一些木板把卡车伪装成了坦克与自行火炮,还专门制作了一批“重炮”。结果就是,英国情报机构认为有一百多万德军主力部署在西线。
如果说帝国陆军的伪装很难识破,那么帝国空军的部署调整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从八月份开始,轰炸英国的全是双发中型轰炸机,所有的单发战术轰炸机全部返回帝国本土或者被派往东线。
有趣的是,英国的情报机构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也许,在英国人看来,那些单发战术轰炸机的航程不够远,难以执行轰炸英国本土的任务,所以德军才换上了双发中型轰炸机。
显然,俄军在积极备战,德军也在为进攻做准备。
德军不会攻打英国本土,而会首先在东线发动进攻,不给俄军任何机会,以免开战后陷入被动局面。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俄军把进攻时间暂定为九月一日。
从时间上看,俄军的策划非常严密。
按照俄军总参谋部制订的战争计划,只需要三个月,俄军就能越过东普鲁士,攻入帝国腹地,甚至有望占领柏林。也就是说,在最寒冷的十二月与一月到来之前,俄军就能打赢这场战争。
暂且不说俄军的计划有没有可能变成现实,关键是,帝国的战略纵深远不如红俄,因此可供防御的空间极为有限。如果帝国陆军丧失了主动权,就只能在前线与俄军死拼,根本不能后退半步。
要知道,在帝国东部边境线往西大约八百公里,就是帝国首都柏林。
相反,从这条边境线出发,要往东两千多公里,才是红俄首都莫斯科。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略上已经非常被动了。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掌握有主动权,就应该在六月发动进攻,这样才能保证在严冬到来之前推进到莫斯科附近。如果在九月发动进攻,德军最多能在严冬到来之前占领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西部地区。受天气影响,德军很难在冬季发动进攻,而且在春季到来的时候也不见得能够发动进攻,因为冬季的积雪融化之后,道路必然十分泥泞坎坷,要等到五月份,德军才有可能再次发动进攻。如此一来,俄军就能获得近半年的休整时间,也就有机会在来年的战斗中挫败德军。
对此,鲁登道夫有着极为清楚的认识。
早在年初,鲁登道夫就建议在四月份攻打法国,这样就有望在六月份攻打红俄,最迟也能在七月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