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停战条件(2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265 字 2021-06-11

了全力,把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变成了废墟。

必须承认日军中并不缺少视死如归的勇士。

同样得承认,〖中〗**队的斗志与士气均高于日军。

在汉城巷战中,虽然有很多日军选择了投降,但是也有不少日军抵抗到了最后。结果就是,〖中〗**队不得不逐街逐屋的搜索残余日军并且不得不与那些寻死的日军战斗,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严重破坏。

五月十八日,最后一支日军被消灭的时候,汉城已经不是汉城了。

经过战火洗礼,包括朝鲜王宫在内的绝大部分建筑物都遭到了严重破坏,近五十万朝鲜人在这场持续了二十天的会战中伤亡,还有近一百万人流离失所连朝鲜王室都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几名成员。

当然,日军的损失极为惨重。

守卫汉城的二十四万日军官兵中,有十六万做了战俘,另外八万不是战死就是失踪而且失踪者多是在巷战中被建筑物的废墟掩埋,还有一些则是被猛烈的炮火炸得粉身碎骨尸体根本就无法辨认。

这场战斗到底有多残酷呢?

占领汉城之后,〖中〗**队huā了两个月,才清理完所有废墟。因为天气转热,细菌与病毒更容易滋生,所以〖中〗**队在汉城实施了戒严令,要到当年十一月,随着气温下降才允许平民回城。

汉城失守,意味着〖日〗本在朝鲜战败。

五月十九日,〖日〗本内阁总辞职,由前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担任临时首先,奉诏组建了战时看守内阁。

毫无疑问,东条英机是个军国主义份子。

他能上台,也与〖日〗本在这场战争中的惨败有直接关系,即大部分〖日〗本人认为,正是软弱的文职政府,让〖日〗本输掉了这场战争。此外,一九二九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也是〖日〗本军国主义份子能够掌权的关键因素。原因很简单,在应对这场危机的时候,〖日〗本并没有像美国与〖中〗国那样,大力搞基础建设,完善国家的基础设施,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军备建设上,通过扩充军队来增添就业岗位。结果就是,在四年间,〖日〗本的利益集团,特别是以银行为核心的几大财团已经与军国主义集团凝聚在一起,即便没有东条英机这样的军国主义份子,在护军中获益匪浅的财团也会把〖日〗本带上军国主义道路。

问题是,东条英机上台,也无法把〖日〗本带出困境。

要知道,〖日〗本不是输在陆地战场上,而是输在海洋战场上。

在朝鲜战场上,虽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