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后,吴铁生就去找到外长周仁康,让他对美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转交的停火请求做出正面答复。
当时,〖中〗国对停火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日军必须全部撤离朝鲜,给予朝鲜王国正式的独立地位。二是〖日〗本放弃篡夺的琉球王国,回去琉球王国的独立地位,并且承认〖中〗国是琉球王国的保护国。
前者是冯承乾提出来的,面后者是周仁康加进去的。
必须承认,周仁康是个很有头脑、也很有战略眼光的外交家。在他提出让〖日〗本放弃琉球群岛之后,立即得到了冯承乾的支持。原因很简单,如果琉球群岛一直在〖日〗本控制之中,〖中〗国海军就得呆在东海里面,很难在战时顺利进出西太平洋,也就没有与〖日〗本海军、甚至是美国海军抗衡的基础。
显然,〖日〗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要求。
当时,〖日〗本当局只通过德意志第二帝国,向〖中〗国表示,愿意与〖中〗国共同管理、或者是分界管理朝鲜。
四月八日,周仁康以朝鲜王国为不可分割的主权国家为由,拒绝了〖日〗本的提议。
战火没有熄灭,而且愈发凶猛。
四月十日,〖中〗**队攻占了平壤南面,具有关键战略价值的开城,打开了前往朝鲜首都汉城的门户。
同一天,〖中〗国海军在对马海峡拦截了一支前往朝鲜的〖日〗本船队,击沉与俘获〖日〗本船只八艘,毙伤俘〖日〗本官兵与船员上千人,还缴获了上万吨军事物资。当时,由“古鹰”号等四艘重巡洋舰为主的〖日〗本舰队就在一百多公里外。迫于〖中〗国海军主力舰的威胁,〖日〗本舰队并没前来交战。
四月十二日,周仁康采取主动,提出朝鲜的日军必须无条件投降。
可惜的是,〖日〗本当局拒绝了这个要求,而且朝鲜日军也没有打算向〖中〗**队投降。
十三日,冯承乾签署了封锁〖日的作战命令,派出了〖中〗国海军仅有的八艘潜艇,随后〖中〗国公布了封锁海域的范围。
名义上,所有前往〖日〗本的船只都要接受检查,而离开〖日〗本的船只则要事先通报。
只是,介于欧美列强没有与〖日〗本断交,所以封锁并不严密,仅是一种象征,即〖中〗国海军拥有封锁〖日〗本的能力。
事实上,当时〖中〗国海军只有八艘潜艇,而且其中六艘是只能在近海活动的小型潜艇。
六艘小型潜艇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赠送给〖中〗国海军的,而那两艘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