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海军起航(2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208 字 2021-06-11

一九二四年,冯承乾还动用紧张的军费在伏尔铿造船厂订购了一艘风帆训练舰。

这些,都是在为培养人才做准备。

到一九二八年,〖中〗国海军的培训机构,已经达到每年为海军输送四百名军官、六百名士官与四千名水兵的规模。

当然,冯承乾并不满足。

按照他的要求,最终要达到每年培养六百名军官、一千名士官与八千名水兵,才能基本满足〖中〗国海军在一九四零年之前对人才的基本需求。为此〖中〗国海军军官学院与海军初级学校还要扩大规模。

有了官兵,还得有战舰。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冯承乾制订造舰规划的时候,还得考虑德皇等人的需求。回到〖中〗国之后他就没有了这些顾虑。他不但是〖中〗国海军司令,还在政治上拥有与吴铁生平起平坐的地位。

可以说冯承乾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想,以这个时代的技术为基础,打造一支理想中的海军了。

有趣的是,冯承乾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扩大舰队规模,也不是为舰队打造基础设施。

一九二一年,冯承乾就在〖中〗国海军军官学院里开设了一个飞行班,以海军的名义培训飞行员。

四年之后,这个飞行班独立出来,成为〖中〗国海军航空飞行学院。

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海军航空飞行学校。

此举已经表明,冯承乾对未来海战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

海军航空飞行学院成立三年后,也就是一九二八年,冯承乾终于做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动用当年海军经费的百分之四十,与江南造船厂签订了第一艘国产航母的建造合同,并且着手组建舰载航空兵。

虽然这艘后来被命名为“大鹏”号的航母并不是世界上第一艘航母,由巡洋舰改造而来的“兰利”号在一九二三年建成,而专门做为航母设计建造的“凤翔”号也在一九二三年服役,但是这是〖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而且因为晚建几年,所以在各个方面都更加接近于现代航母。

“大鹏”号的满载排水量只有一万八千四百吨,舰长二百零八米、

飞行甲板长二百一十二米、吃水六点二米,最高航速二十八节,十二节时续航力为六千五百海里。能搭载三十二架飞机,全舰官兵九百八十六名,另有四百二十四名航空人员,配备了四门一百五十毫米舰炮与八门八十八毫米高射炮。

在排水量、舰体尺寸与载机能力上“大鹏”号超过了“兰利”号与“凤翔”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