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政治体制(2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229 字 2021-06-11

是在当时,这家企业并不属于〖中〗央政府,而是属于〖中〗国海军,其主要职责也是为〖中〗国海军提供舰船用油。

别忘了,德意志第二帝国送给〖中〗国的战舰,全都采用了燃油锅炉。

俗话说,喜事逢双。

五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云南地方政府正式宣布拥护〖中〗央政府,并且解除了地方武装,政府官员也由〖中〗央任命。二是〖中〗央军tǐng进大西北,攻占了兰州,控制了通往青海与新疆的要道。

在统一大业上,剩下就的是四个边疆地区了,即西藏、新疆、méng古与东北。

显然,南征大业的进展速度比冯承乾与吴铁生预料的都要快,仅用了一年多,〖中〗央军就占领了长江以南的所有地区,还控制了甘肃。也正是如此,六月份的时候,吴铁生正式提出北伐。

冯承乾没有反对,只是希望吴铁生把北伐时间推迟到一九二零年。

原因很简单,国内有太多的事情需要huā精力去处理,而且〖中〗央军刚刚结束南征,紧接着北伐,对士气也有不利影响。

事实上,当时最严重的问题,仍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吴铁生坚持〖中〗央集权,即地方政府官员由〖中〗央任命,并且直接向〖中〗央负责,地方军队也必须由〖中〗央改组。冯承乾并不反对〖中〗央集权,但是认为应该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比如在经济层面上,就应该让地方有更大的自主权,以便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如何发展,而不是由〖中〗央统一指挥。

在吴铁生提出北伐后,冯承乾提出了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即〖中〗国应该施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有没有必要在完成统一之后进行全民大选,以及有没有把必要把选举制度确定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当然,这也引出了很多问题,比如什么样的人才具有选举权。

冯承乾想搞〖民〗主,可是他非常清楚,别说现在,即便再过一百年,只要〖中〗国民众的基本价值观、思想意识等没有发生根本xìng转变,也就是没有认识到〖民〗主的重要xìng,没有把前清留下的奴xìng抹去,那么任何〖民〗主政治都不可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因此在国家还不够稳定的情况下搞大选,不可能有任何好的结果。

事实上,这就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不可否认,在推翻清朝的〖革〗命中、以及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志之士,而且这些人都知道〖民〗主的重要x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