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舰队也在皮萨切克湾做好了出发准备。
显然,英国佬准备做最后的奋战了。
只是,怎么打,喜然是个问题。
在冯承乾看来,只有一点需要注意,即阻止英美舰队会合,必须要趁英美舰队分散的时候各个歼灭。如果让英美舰队会合,就算能够取胜,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在已经能够看到胜利曙光的时候,更需要保存实力。原因很简单,在大战结束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还需要依靠海军去夺取全球霸权呢。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各个击破呢?
冯承乾没有走远路,也没有抄近路,而是选择从设得兰群岛在边进入北大西洋,然后绕过大不列颠群岛。冯承乾的战术意图很明白,那就是首先干掉较近的大舰队,再去对付远道而来的大西洋舰队。
只是,这样一来,公海舰队就得全程高速航行。
说得直接一点,就算公海舰队能够及时赶到,截住了准备去大西洋中部与大西洋舰队会合的大舰队,到时候也不会剩下多少燃油。由此就产生了一个结果,即公海舰队在与大舰队决战之后,必须进行一次燃油补给。如果决战时间被拖延了几天,那么大西洋舰队就很有可能赶到,公海舰队得在相当被动的情况下,再打一场恶战。
为此,就必须抓紧时间,尽快击败大舰队。
在战术上,冯承乾没有别的选择。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公海舰队把设得兰群岛摔在了身后,进入北大西洋。
当天,一艘在英吉利海峡里活动的澈艇发现了由十四艘战列舰与三艘战列巡洋舰为核心的大舰队,并且及时发出了电报。
这个时候,在英国附近,至少有一百多艘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的帝国潜艇。这些潜艇有两个任务,一是袭击在英国近海活动的船只,二是密切监视过往舰艇,特别是驻扎在朴茨茅斯港的大舰队。
在夺取了法国的大西洋港口后,帝国海军潜艇的活动能力大大增强。
潜艇从法国港口出发,两天之内就能到达英国近海,而以前从帝国本土出发,或者从比利时出发,需要三到五天才能到达英国近海。更重要的是,这些潜艇可以避开多佛海峡内的雷场,直接进入英吉利海峡。
四月二十五日,公海舰队绕过了大不列颠群岛,转为向南航行。
这个时候,大舰队已经离开英吉利海峡。
与冯承乾的判断一样,大舰队的目的地是大西洋中部海域,因为汉密尔顿决定首先与美国大西洋舰队会合,再去与公海舰队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