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完全修复。另外四艘战列舰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是也丧失了出海作战能力,分别huā了三到五个月才修复,因此错过了接下来的几场关键战斗。
说得直接一点,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美国海军只有中小型战舰可用了。
对美国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管怎么说,有大西洋这道天然屏障,就算德意志第二帝国夺取了制海权,一时半会也无法对美国本土构成威胁。要知道,直到这个时候,帝国海军也没有一支可以跨越北大西洋的两栖部队,更没有向大西洋对岸投送兵力的能力。甚至可以说,帝国陆军连跨越英吉利海峡都办不到。
毫无疑问,美国有的是时间。
问题是,英国有时间吗?
在美国海军被打残,数个月不能恢复元气的情况下,重担全部压在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肩膀上。更要命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到年底的时候,能够使用的,也就只有八艘从美国采购的战列舰。战场对面,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除了拥有参与这场海战的八艘主力舰,还拥有两艘已经服役的战列巡洋舰,并且在年底之前,至少还能修复六艘战列舰,使主力舰的规模达到惊人的十六艘。
也就是说,到年底,公海舰队的规模将是大舰队的两倍!
即便到一九一七年初,大舰队在获得了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
两艘“复仇”级与一艘“虎”级之后,主力舰的数量也只相当于公海舰队的一半,因为到时候,公海舰队铁定还能获得八艘修复的战列舰。
即便把四艘预计在一九一七年三月底之前修复的美国战列舰算上去,英美海军也没有半点优势。
毫无疑问,英国已经丧失了海洋战场上的主动权。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紧迫的问题。
美国向欧洲派兵受阻,即便再次组建欧洲军团,也要等到年底才能成行,而法国无论如何都无法单独坚持到年底。
“大西洋海战”的消息传回来后,法国举国上下一片悲鸣,连极端乐观的福熙都感叹法国已经战败了,而贝京甚至直接提到,法国将在两个月内战败,建议法国总统与〖总〗理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停战谈判。
有趣的是,仍然有部分法国人希望抗战到底。
当然,这与战时宣传有关。
按照法国宣传机构公布的消息,虽然美国欧洲军团受阻不能如期到达,但是在这场海战中,美国大西洋舰队重创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公海舰队,取得了击沉战列舰八艘、战列巡洋舰五艘、轻巡洋舰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