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半岛,现在轴心国集团已经取得了战略上的重大胜利,奥匈帝国更不见得会让意大利控制克罗地亚地区了,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显然不可能替奥匈帝国做主。
当然,在意大利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别忘了,奥匈帝国也是地中海沿岸国家,而且奥斯曼帝国就在地中海东面。如果答应了意大利的请求,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肯定会得罪两个已经参战的盟国,因此意大利参战带来的不一定是正面影响。
在意大利依然摇摆不定的时候,英法把注意力转向了那些远离战场的国家。
美国就不用多说了,博纳一劳已经准备在十二月底前往华盛顿,直接向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参战请求。
当时,在英国当局看来,美国参战的可能xìng非常大。
如此一来,真正需要huā精力应付的,还是远东地区的〖日〗本。
如果〖日〗本肯参战,那么英法就能获得一个强有力的支援。问题是,这个时候要想让〖日〗本参战,就得开出更高的价码。
十二月十日,英国首先表态。只要〖日〗本参战,英国将把所有在华利益、以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在华利益全部交给〖日〗本,并且把新加坡等西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一并交给〖日〗本,承认〖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
事实上,这已经超出〖日〗本当初提出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这等于让英国退出了西太平洋地区,退回到了印度洋。
可惜的是,〖日〗本并没感到满足,而是明确提出,英国在从西太平洋撤退之后,还得与〖日〗本分享印度。虽然〖日〗本没有提出在印度获得殖民地,但是明确提到,〖日〗本企业与商品在印度必须享受与英国同等的待遇。也就是说,英国得全面开放印度市场,在印度给予〖日〗本最惠国待遇。
当时,英国娄点就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只是,在英国当局做出回复之前,〖日〗本突然变卦,不但要求英国开放印度市场,还要英国开放印度的资源产地,即〖日〗本在印度享有与英国同等的资源获取权,不然〖日〗本不会以协约国成员身份参战。
英国能够接受这样的要求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如果英国答应了〖日〗本的要求,就等于把印度交给了〖日〗本,丧失了最有价值的殖民地。
这个时候,法国也在积极拉拢〖日〗本。
为了让〖日〗本参战,并且派兵参与欧洲战争,法国提出把台湾、越南、柬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