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决战在即(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053 字 2021-06-11

,杰利科的处境就没有这么妙了。

杰利科本人认为,就算大舰队不见得会败给公海舰队,也没有理由在兵力达到鼎盛之前与公海舰队决战,因为这等于拿大舰队、拿英国皇家海军三分之二的资本冒险,甚至是在拿英国的国运冒险。

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认识。

可以说,正是在实力上,大舰队与公海舰队旗鼓相当,才使得英国国内在是否应该与公海舰队决战的问题上,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分歧。别说政界与军界,就连英国民间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打的话,大舰队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

不打的话,公海舰队就将掌握主动权,至少在大半年内横行无忌,英国必然会因此颜面尽失。

显然,打与不打,都有难以预测的后果。

对杰利科来说,这次没得选,他必须打,而且得打胜,至少得在说辞上,能够给英国国会与民众一个说得过去的结果。

大舰队出港后,杰利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同样的,在他的对面,冯承乾与希佩尔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只是两人面临的选择简单得多。

舰队出港之前,冯承乾就向希佩尔提到,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与大舰队决战。

对此,希佩尔举双手赞成。

如果说,开战之前,像希佩尔这样的海军将领还有所顾忌,认为帝国海军在整体实力上远逊于英国皇家海军,不应该主动挑战对手,主要任务是确保帝国本土、以及波罗的海的海上航线不受威胁。那么在设得兰海战之后,大部分帝国海军将领的观点都发生了改变,连舍尔也变得更加积极了。

不可否认,帝国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确实有着较为明显的实力差距。

更加重要的是,英国皇家海军还没有来得及完成部署调整,有大量主力舰分散在远离本土的地方。在大半年之内,英国皇家海军不大可能在本土聚集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这就是帝国海军的机会。

设得兰海战,无疑证明了这个推断。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能够抓住开战后较为有利的时机,帝国海军完全有希望挫败英国皇家海军。

关键是,英国皇家海军肯出来决战。

设得兰海战已经证明,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大舰队才会出港,也才有可能与公海舰队决战。

对英国皇家海军来说,现在就算得上是迫不得已了。

斯佩舰队在离开青岛之后,一路上都在劫掠英国商船,还击沉了几艘英国战舰,早已引起英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