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魏亡(2 / 4)

族无话可说。

一边是蒸蒸日上,眼看着就要三兴的大汉政权,一边是浑浑噩噩,随时可能被灭的小朝廷.世家大族该怎么选,还用问么?!

这年头,不知道趋利避害,不知道取舍之道的世家大族,早在之前四十多年的战乱中彻底消失了。

所以,当这次诸葛亮发动北伐幽州的战役后,曹爽可以明确感受到,不管是冀州的世家大族,还是幽州的世家大族,其实对抗击蜀贼,远没有以往的那么上心了。

这是内部的不利因素。

而外部的不利因素,就直接要了曹爽的命。

曹爽抽调司马懿北上燕国,布防蓟县侧翼,但司马懿借口蜀贼邓艾兵犯界桥,自己无力北上拒绝了曹爽的调令。

如果说司马懿的不从军令,曹爽还能有所准备的话,那么.曹羲的临阵投敌,是曹爽完全没有想到的。

是的,奉命到上谷郡和曹训一起组建防线的曹羲,在面对姜维的进攻时,突然选择投降季汉,导致上谷郡防线一侧直接被姜维突破。

曹训猝不及防,前方要面对已经攻入上谷郡的魏延,后方要面对突破防线后直接包抄过来的姜维曹训根本来不及反应,直接就人给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别指望曹训在这种劣势下还能领兵突围,他就没有这个能力。

而且吧,对于曹训来说,除了领兵突围和兵败战死外,他又不是没有第三个选择三弟曹羲能选择投降蜀汉,那凭什么自己不行?!

因此,当曹训发现自己已经被围的结实后,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直接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去正面魏延的大营,请求投降。

就这样,曹爽寄予厚望的北侧防线,就这么全军覆没了消息传到蓟县,差点给曹爽气的一病不起。

而此时的曹魏朝堂之上,也已经是乱做一团了。

北侧防线彻底失守,曹训,曹羲投敌,而南侧防线根本形同虚设,如果蜀贼想要从南线进军,可以直接绕过冀州东部,进入燕国。

面对这么恶劣的局势,曹魏群臣之间,也出现了非常大的意见分歧。

一部分朝臣认为,如今应该暂避敌军锋芒,继续往东北方向撤退,撤到辽东去,依靠那里的地势防守,同时派遣使者去说服高句丽,借助高句丽的力量,阻挡蜀贼的进军。

这部分朝臣,基本都是当年随着曹爽一起退到辽东的曹魏旧臣,他们确实是对曹魏忠心耿耿,但能力和眼光嘛,可就不好说了。

先不说如今曹魏主力尽失,就算退到辽东郡,依靠什么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