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煽动,哄骗,制造民变等等,经过黄崇事件后,大家都明白,至少在张溪坐镇荆州期间,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这老小子掌握着军权。
走常规途径,通过朝廷渠道去弹劾张溪,争取把张溪调离荆州.别开玩笑了,就张溪在大汉的地位,在高层内部的人缘,弹劾他的奏章恐怕连尚书省那一关都过不去。
所以啊,荆州世家们发现,自己是真的拿张溪没办法,除了制造一些舆论来抹黑一下张溪的人品外,好像真没啥办法给自己出气。
而制造舆论,抹黑张溪的人品这一招,进行的同样也很不顺利。
以往世家大族用这一招无往不利,是因为舆论操控权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而一个人在这个时代为官,最重要的就是名声,尤其是执政地所在的民间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名声不好的人,很难得到朝廷重用。
可这一招,对张溪也不太管用。
首先吧,张溪的官位基本已经算是到头了。
官职是兵部尚书,武职是骠骑将军.再往上升,恐怕也就是进入三省和晋升为大将军了。
而这两个职位,在理论上,是不可能共同兼任了.没有那个皇帝会放心把军权和政权都交到一个人手里,除了诸葛亮。
显然,张溪在刘禅心里,可没有诸葛亮这样的地位,自然,他也不可能有进入中枢的机会,要本地名声没啥大用。
其次吧,张溪的名声,其实在这个时空,也说不上多好。
虽然吧,天下人公认张溪是名将,但是因为“送女装事件”坑了郭淮两次,导致天下人对张溪的风评,真不算太高。
送一次女装,还能说是临阵用计,不得已而为之.算是大丈夫不拘小节的表现。
但连着送两次,还坑的都是同一个人,这么用计,就显得多少有些刻薄了。
至少在中原和河北地区,张溪的名声,真说不上太好。
毕竟早年间中原地区是曹魏的地盘,而中原地区又掌控着天下的舆论权,连关羽这样的人,中原世家对他的评价也不算太好,承认他是名将的同时,还得附加上一条“倨傲”,张飞更惨,直接多了一条“暴戾”的评价可想而知,张溪的名声能好到哪儿去。
这样的人,你再怎么抹黑他,好像对他来说,也是不痛不痒的。
再加上第三个要素荆州,有一座岳麓书院,而这座出院的创始人之一,就是张溪。
岳麓书院从不收徒教学,但是却提供天下藏书,允许天下学子在这里阅读藏书,交流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