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利益,只有三十年的时间,三十年后,朝廷会对这些改造后的田地重新评估,划分等级如果错过了这三十年,那赋税一旦提高的话,利益就会减少。
因此,潘濬和荆南世家们,现在急需大量的丁口来耕种。
而在荆南,丁口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
一个,是朝廷从北地迁徙到南方的无地农民,用来充实荆南的屯田制度的。
一个,是荆南周边愿意出山耕种的五溪蛮。
最后一个,就是从东吴方面迁徙到荆南的东吴百姓。
第一个丁口来源,朝廷自己都不够用,还有大量的屯田所空置,没有足够的丁口来屯田,导致荆南到现在还需要江陵郡提供粮草支援。
第二个丁口来源,虽然五溪蛮好欺负,但如今石苞这个荆南都督是五溪蛮的女婿,再加上张溪盯着这块民族融合的试验田,谁也不敢打强掠五溪蛮丁口的主意。
再说了,强掠也是一锤子买卖,这帮五溪蛮确实不禁打,但他们会躲啊,一旦再次躲进山里了,找都找不到,不一样还是缺乏丁口。
所以啊,最容易搞来丁口的地方,可不就是东吴那边了嘛以潘濬为首的荆南世家,可是憋着劲的打这个主意呢。
而且东吴那边来的丁口,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多少成本,只需要给一块地负责安置这些人就可以了.在没有正式入籍大汉之前,这帮东吴来的人,连人头税都不用交。
如今的荆南,是出了名的地多人少。
潘濬现在是跟吕岱在交州和零陵郡边境对上了,反正如今两国是交战状态,谁也不用顾忌,来回的拉锯争夺,抢夺丁口。
所以啊,张溪所想的弱吴之策,就剩下拉拢江东世家这一条,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了。
只是这方面吧,张溪实在是不太擅长,因此,他只能写信,求教于当年在东吴混的风生水起的费祎,邓芝两人,想问问这两人,对东吴世家大族下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邓芝倒是没给出什么好主意,但他还是洋洋散散的写了一封信给张溪,信中详细阐述了他在东吴的人脉关系,交给张溪,希望能对张溪有所帮助。
而费祎就靠谱的多了。
他不仅给张溪同样写了一封信,还给张溪送来了一个人。
也不是外人了,就是现在的户部左侍郎,张溪的老熟人,马谡,马幼常。
马谡自从进入朝廷中枢后,一直没有捞到带兵出征的机会,因此他的脑袋还好好的呆在自己的脖子上,反倒因此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