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孙权的疑心(3 / 4)

但在吕壹看来,这次,是他整治陆逊,从而立威的好机会.吕壹暗中授意自己的校事府校尉,这次去淮南,情报怎么不利怎么来。

就算不能给陆逊一个勾结蜀汉,养寇自重的罪名,也得给陆逊来一个拥兵自重的名头。

由此可见,吕壹不仅是没有远见,甚至他连一点底线都没有。

而更为要命的是.随着陆逊领命返回寿春,开始主持淮南防守战之后没多久,蜀汉开始逐渐退兵,撤回自己的防区去了。

有一说一,徐庶这么做,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一方面,孙韶和朱据两个人,并没有徐庶想象的那么无能,他们的应对措施还是不错的,确实挡住了汉军的第一波攻势。

之后,陆逊就回到了淮南,开始接手防务,徐庶眼看没啥便宜可占,也就选择了退兵。

另一方面,这次兖州出兵,是徐庶自己做出的决定,玩突击战还行,如果打成持久战,以兖州一州之地的粮草和军械储备,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

因此,徐庶不得不向河洛的庞统求援,希望庞统给自己调拨粮草军械,如果可以的话,再次让河洛郡兵进入东郡协防。

但庞统却回信拒绝了徐庶,而理由则是长安的天子下诏,这两年休养生息,轻易不动干戈,所以他的钱粮全都用在了地方发展上面了,实在没有余力支援徐庶。

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撑,徐庶也不得不退兵。

可徐庶这个退兵的时间节点,实在是太巧了,巧到连陆逊自己都觉得太蹊跷了。

陆逊前脚被孙权叫回建业去,蜀汉就出兵进攻淮南,而陆逊刚刚回到淮南不到一个月,蜀汉就退兵了啥意思嘛?!

再加上蜀汉这次进攻淮南几乎没有任何前兆,可以说就跟临时起意一样的出兵,草率异常的退兵.你说吕壹的校事府,能查出什么真相来?!

前方校事府的校尉还算公正,给了一个“战事蹊跷”的论断,倒是没有引申到陆逊身上.但这事儿到了吕壹手里,不得给定个“养寇自重”的嫌疑,那真说不过去了。

而孙权在看到吕壹调查出的“真相”后,也是陷入了沉思。

什么“养寇”的嫌疑,孙权是不信的.对陆逊这点信任,孙权还是有的。

但是吧,“自重”这方面,孙权还是有些疑虑的。

当然,这个“自重”不见得是陆逊故意为之,但客观上来看,陆逊确实有“拥兵自重”的嫌疑。

蜀汉方面在陆逊去留寿春期间明显的态度变化,让孙权意识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