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不一定干的过蜀贼,但辽东之战证明,收拾轲比能这样的周边异族还是很容易的。
这三个条件结合起来,这才导致阎志成功劝说轲比能撤围。
可如今.局势完全不同了。
大魏如今在河内,冀州,并州三线败退,蜀贼北伐都快打到邺城了,这种情况下,你让阎志去劝说步度根,刘豹等人退兵,他们怎么可能轻易退兵?!
自家兄长也许有这个威望,但阎志很清楚,自己最多只能借势,是无法跟兄长相提并论的。
而更要命的是,哪怕阎志已经遵循了自己大哥留下的策略,下令各县严防死守可对手到底是邓艾啊。
在对周边异族的威望和手段上,邓艾可能还不如阎志,可论起用兵谋略,阎柔亲自上阵,都不是邓艾的对手啊。
甚至可能连王濬都比不过。
进攻代郡之战,邓艾兵分四路,由步度根和刘豹分别进攻参合,高柳两县,而邓艾领兵进攻平邑,王基进攻班氏县。
正常从地理位置图来看,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次邓艾军的进攻重点,肯定是平邑。
毕竟平邑这个地方,南边是太行山,西边是雁门山,平邑本身又在从雁门郡进入代郡的官道节点位置这地方,就是代郡门户,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位置。
而且进攻平邑的蜀贼,又是主帅邓艾亲自领兵,怎么看都是要通过强攻平邑,进入代郡。
而阎志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他在平邑是囤积了足足一万郡兵,把三分之一的代郡主力放在了这里。
至于其他三个县,参合和高柳两县,在雁门山东侧,北面又有长城护卫,步度根和刘豹的军队大多是骑兵,他们要突破长城防护,攻入这两个县,就靠他们手里的那点兵力,远远不够。
而班氏县在南侧,背靠太行山,周围都是山地,也是易守难攻之地,阎志也不算掉以轻心,在这里安排了五千人守卫.防卫这个小县城,已经绰绰有余了。
这样的防御部署,至少在阎志看来,问题应该是不大了但打死阎志都没有想到,第一个失守的地方,居然就是班氏县。
邓艾是亲自领兵进攻平邑,但从来就没有把突破口放在平邑。
邓艾虽然领兵两万人抵达了平邑城下,但他率领的,是拓跋氏所部的五千骑兵和临时抽调的一万五千并州郡兵而已。
甚至为了迷惑平邑守军,邓艾还专门要求拓跋氏的骑兵全部下马,冒充步兵作战。
而真正的突破口,邓艾选在了班氏县。
王濬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