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夺取那边的草原,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么?!
至于邓艾担心的,这么做是不是会造成步度根和刘豹坐大的问题,王机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扶持拓跋氏。
拓跋氏的老巢,就在南匈奴部落和步度根部落中间。
而以这次讨伐轲比能的战事中拓跋氏的表现来看,这不是一个甘于人下的部落,一旦步度根所部东移,拓跋氏又得到了大汉扶持撑腰的话,一定会顺势扩大自己的族群,参与到南匈奴和鲜卑族群的争斗中来的。
这样,从并州到幽州的北部草原,就会形成南匈奴,拓跋氏,步度根三个大型胡人部落。
到了那个时候,只要掌握好三个势力之间的矛盾,进行制衡控制,挑拨三个部落之间互斗的话,也不是不能顺势控制住这三个部落。
有一说一,王机的这个做法,真不算错,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毕竟这个时代,不管中原王朝是处在全盛期还是分裂期,吊打周边异族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不管是公孙瓒,还是袁绍,又或者是更加厉害的曹操,他们都能做到对周边异族的武力压制曹操甚至直接打断了乌桓一统北方草原的进程,直接让乌桓进入了历史尘埃之内。
所以啊,王机的建议不坏,后面搞出五胡乱华来,那完全是司马家的一群低能儿瞎搞,才搞出来的惨剧。
至少邓艾听了,觉得这个建议真的很不错。
而王濬呢,也顺势向邓艾提出了,收拢刘豹和步度根所部,裹挟这些胡兵,从雁门郡东进,进攻代郡的战略。
大汉可以默许你步度根往幽州的东北地区草原进军,甚至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与你步度根一些粮草和军械的支持,但是呢,你步度根总要先付出一点代价吧?!
同样的道理,大汉可以默许刘豹全取轲比能留下的草场和部众,但同样,刘豹也得对大汉朝廷有所表示吧?!
所以,抽掉一些本部落的骑兵,充当胡兵义从,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么?!
这么一来,邓艾麾下的兵力,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东进进攻代郡,也就有了把握。
而一旦攻下代郡,从代郡南下冀州的话,一方面可以出其不意,毕竟幽州现在算是冀州的大后方,曹魏再怎么精明,也不会想到邓艾会绕这么一个圈子,从幽州入境。
另一方面,攻占代郡后,还可以顺势切断幽州其他各郡往冀州派遣的援兵,比单纯的回返壶关,从壶关威胁邺城,要更有战略价值。
就这样,邓艾采取了两个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