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瞒天过海(2 / 3)

马隆能想到的问题,司马懿当然也能想到,但是.他依然还在等,等一个明确的消息。

蜀贼的屯粮位置到底在哪儿?!

司马懿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

手里的士卒一共就那么多,如果只是单纯的死守,司马懿也不确定,最后能不能逼退蜀贼。

毕竟,这场战事,蜀贼三路齐进北伐。

就算他司马懿能在魏县挡住张溪和魏延的东路军,可如果其他两路蜀贼大军获得了突破,那也无济于事。

因此,司马懿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守住魏县,最好还是能够尽快的击破眼前的贼军,然后挥师西进,去支援河内战事。

因此,司马懿必须选好破敌时机,谨慎用兵,这样才有机会一击必胜。

魏县战事,司马懿也认真研究过了,如今的局面,蜀贼是越河攻击,后勤补给线必然会被拉长,那么蜀贼的屯粮之所,就是他们必然的破绽。

只是,司马懿心里还是有些疑虑的。

毕竟,这次的对手是张溪,此人素来用兵谨慎,不可能不知道后路的重要性,对于粮仓,肯定是会派兵看护的。

所以,司马懿如果要动蜀贼粮仓的主意,那么就必须行事隐秘,在不引起张溪怀疑的情况下出兵,一战而破,才有希望扭转整个战局。

基于以上的考虑,司马懿现在必须暂时按兵不动,吸引蜀贼主力继续攻城,让张溪不断的往前线调兵,放松对后方的保护才行。

马隆的建议,被司马懿给驳回了,甚至司马懿也没有给马隆解释马隆是临阵投军的,资历和信任度都不够,司马懿不会轻易告诉他自己的作战打算的。

而郭淮和司马昭,却是知情的.只是,这两人也觉得司马懿现在守的有些太憋屈了,就算是为了大局,老这么被动挨打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但好在,这样的憋屈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久司马懿派出去的侦骑回报,说是在繁阳县东南侧的位置,发现了疑似蜀贼屯粮地的踪迹。

司马懿出于谨慎起见,还想再等等,等待哨探更加详细的回报,生怕中了张溪的奸计。

但是吧,这近十天的挨砸,已经损毁了一批城墙上的挡箭木板,马隆也来报告过了,说是城内的木料已经开始出现了短缺,如果第二批新造的挡箭木板再被砸毁,恐怕将来补充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得拆房屯木料了!!!

拆房倒还是小事儿,关键是,这几天连续挨砸,再加上蜀贼的弓矢压制威力又慢慢恢复了,军中士气出现了不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