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方面都做好了,那么河东也好,冀南也好,才有可能守住。
可曹爽偏偏就是呆在邺城一动不动。
曹爽当然也有曹爽的考虑,但曹爽的考虑,显然没有多少公心,几乎全是私心。
一个,是曹爽掌权时间不长,他确实根基不稳,必须要防备内部的政敌夺权。
尤其是贾逵和蒋济私下拜访司马懿的事情,曹爽还是知道了,而这,引起了曹爽的警觉。
曹爽可以不忌惮别人,但对司马懿,曹爽一直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反正曹爽是不相信司马懿这个人,是会为了大魏,愿意跟他同舟共济的人在曹爽看来,自己如果贸然离开邺城,司马懿一定会趁机控制天子,夺取权利的。
因此,曹爽是绝对不会轻易离开天子身边的。
另一个,曹爽觉得吧,自己之前的安排已经很到位了,有满宠在河东拉拢人心,自己去不去河东,关系并不大。
相反,如果自己去了河东,正好赶上蜀贼大举进攻,那就真的骑虎难下了。
留在河东吧,很危险,万一被蜀贼击破了,能不能逃回邺城不好说,就算逃回来了,也会声望大减,影响自己继续掌控朝政。
立刻离开吧,也不像话堂堂大魏大将军,在蜀贼发动进攻的情况下返回邺城,必然会动摇军心士气,甚至引发河东世家的连锁反应。
这点军事常识和政治常识,曹爽还是有的。
所以啊,不去河东,显然比去河东,对曹爽更加有利那曹爽为什么要去河东?!
可曹爽不去河东,就靠满宠这张老脸河东世家大族们,哪个能把他当回事?!
随着诸葛亮渡河北进,进驻北中城,河东世家之间的通讯频率,明显开始变得频繁了起来。
诸葛亮在洛阳镇守的这七八年时间,可是一点都没有闲着,他始终在想办法改变河东世家对大汉的看法,希望争取河东的一部分世家大族支持大汉正统。
但是吧,这并不容易。
河东世家作为大魏能够立国的重要支持者,在曹魏内部,是享受着不小的特权的。
曹操早年起兵的时候,得到了颍川世家和河东世家的支持,他才得以“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中间,颍川和河东两地的世家,出力极大,相对应的,在曹魏内部的话语权,也非常的大。
要是换成一般的主君,就现在这个时代的局势,河东世家和颍川世家大概率会演变成一个不得了的政治怪物但他们遇到了曹操。
曹操这个人,政治水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