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了被动防守。
这就导致了双方小规模作战了近三年时间,彼此之间依然在兖州南部来回拉锯。
徐庶顺利的收回了陈国全境,给颍川郡增加了一道南侧的缓冲区,但陆逊也顺利的驱逐了毌丘俭,全据了梁国。
双方各有收获,但同时,也都拿对面无可奈何。
而这样的战果,大大的提升了陆逊的名气毕竟天下人都知道,东吴士卒的陆战能力是三国之内倒数的存在,可陆逊硬生生的靠着这样的士卒,打出了跟徐庶平分秋色的战绩,那就只能说明,陆逊的临阵指挥能力,其实是超过徐庶一个档次的。
而这,也是让陆逊能名震天下的最主要原因。
可陆逊却有点高兴不起来。
自己的能力被天下人认可,这点陆逊还是很开心的毕竟他都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
但是吧.取得这样的战果,陆逊其实背负的压力,也很大。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兖州南部的这四个郡国,并不在吴大帝孙权的预想范围之内。
孙权现在的重心,并不在对外作战上,而是在整理国内的政局上。
东吴的嘉禾三年,也就是大汉发动第五次北伐,正跟曹魏争夺兖州的同一年.东吴的太子孙登,不幸病逝了。
孙登一死,孙权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儿子那么简单,他在东吴内部的这一系列政治布局,也全都失去了可以倚靠的支柱。
这三年的和时间里,孙权不得不重新开始布局,筹划东吴继承人和政治布局的问题。
但无奈,孙权的剩下的儿子里,孙虑虽然已经成年了,但因为之前孙权全力培养孙登的关系,导致孙虑就是一个边缘人,没有政治班底,也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贸然让孙虑上位,是有被世家大族们架空的危险的。
基于这样的考虑,孙权只能放弃孙虑,从剩下的未成年儿子里选.只是,孙权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扛到这些未成年儿子们长大成人,顺利的建立起足够的班底。
因此,孙权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就显得比较急切和激进了。
也由此,孙权现在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整理内部关系,重新筹划继承人的问题,安定内部政局上的,对外,孙权其实并不看重。
对于兖州南部的四个郡国,按照孙权给陆逊的要求,其实是能守就守,要是守不住,可以派人去跟蜀汉那边沟通一下,卖蜀汉一个面子,但凡能换到一点好处,送还给蜀汉也不是不可以。
至于曹魏方面的盟约.老曹家拿我大吴当枪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