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北伐,拉长回援路线的手段。
一旦等到徐庶带兵攻克颍川,进兵河南后,再想在短时间内回援襄阳,甚至是江陵,就不可能了。
到了那个时候,东吴一旦再次偷袭荆州,就只能靠襄阳和江陵方面硬抗了。
如果周瑜只是靠着占据江夏的那两万人,徐庶倒也不用太担心,但问题是,整个东吴,不可能就只有这么多士卒吧?!
确实,根据情报显示,东吴方面也在跟汝南的曹休开打了,而且投入兵力不少,有足足七八万人,再加上周瑜手里的两万人,已经凑了十万了。
可问题是,孙权这个人,虽然有个孙十万的外号,但不代表孙权手里只有十万兵马。
大汉占据荆益雍凉四州,都能凑出来二十余万军队呢,孙权如今也占据青徐扬交四州,不可能只有现在看到的这些军队啊。
再凑个五万士卒出来,对孙权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而且,现在名义上,东吴和大汉并不是结盟关系,江夏郡,那也是周瑜领兵“占领”的,也就是说,这次东吴如果再次选择偷袭荆州,连道德层面的压力都没有,属于正常出兵攻取。
这对孙权来说,还能有什么顾虑可言?!
至于战前周瑜私下作保的事儿.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寄托在一个将军的个人名声上,谁当回事谁就是真傻。
孙权真要豁出去,不顾周瑜的名声问题发动进攻,周瑜当人臣子的,能说啥?!
徐庶越想,越觉得东吴方面搞偷袭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发动时间,应该就是在荆州军主力继续北伐,攻取颍川郡之后。
所以.自己的应对,到底应该怎么做?!
北伐已经是进行到了一半了,严格意义上讲,占据了宛城后,这次北伐最大的战略目的已经完成了。
可这次北伐,雍州那边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近乎把大半个左冯翊和半个右扶风郡全部打烂了,好不容易才打出了曹魏司隶兵力严重不足的局面.如果自己这边在打下宛城后就收手回兵的话,下次再想从宛城出兵进攻洛阳,就不会再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北伐的大好形势,徐庶不想放弃,但荆州,也不能不守。
基于这样的判断,徐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命廖化,关兴二将,各率一万荆州士卒回援襄阳,江陵,听从文聘和石苞的指挥,巩固防卫。
自己率领剩下的五万人,继续前压到昆阳县,增援邓艾和王基,争取尽快击破正面魏军,攻取颍川,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继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