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宝,又是劫运重宝,有些不祥气氛。“准备祭神祀天吧!还差最后一步,勾通天地气机,三元水运,以镇乾坤。”碧波微微道。此时天庭天工院的匠神,碧波招来的黄巾力士,乃至于蛮荒洲收拢的蛮民,巫民,浩浩荡荡,十余万人,已经将九层高台上的帝宫神阙筑造完成。此宫宇,乃是神帝在蛮荒洲的行宫大庙,需得按照堪比人间皇宫的规格建造才行。只见着北方乃是真武大帝之宫,真武大帝的塑像已经按照造像经给造就了,乃是木骨草筋泥胎,又有以黑曜石作眼睛,脚踩的乃是黄泉魔龙,手持的乃是真武宝剑,旁边随侍的乃是龟蛇二将。此外,还有紫微大帝的紫微宫,陪祀的乃是诸多星神。娲皇宫,地母宫,则在乾坤位,即西北角,西南角,皆以道相展示,陪祭诸神。九色雷帝,亦在其中,位列东方,陪祀正是黄魁和碧波,对应的乃是太极判官和狱神。至于其他五方上帝,沂武帝君,都没有祭祀。但黄天作为“圣太子”,却占据了高台的中央,又一座极为辉煌的“圣德宫”。圣德宫中祭祀的便是黄天本尊,左右陪祭的乃是宴溪先生,槐荫仙子。黄天微微感应,自觉得有些风头太过,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于是心安理得接受了祭祀,自己祭祀自己,有什么怕的。约莫安排了三日,等着这日早晨辰时,九鼎运作,万里无云,蛮荒大地一片晴朗,那些共公异兽,都躲入了泽渊深处,不敢冒头。于高台之上,老丹作“太宰主祭”,带领着一众人,开始祭天。只听着苍苍之声,浩浩然,巍巍乎,上通昊天,下接幽冥,天道之垂念,地道之伏藏,若有天地视之,万神咸听之状。“自古,惟天子得祭天,而祭天必于高邱,古之制也,然苍天之祭,不必圣天子,百姓亦可请愿也,今三元水运,洪泽渊渌,万民蒙难,千里素缟,万里哀声,何也?无道也。”“今,吾等登九层之台,此台,巫山之所,地崩天裂,即通天接地灵应,乃合祭制,此祭非陈功德,实以悼洪水泛滥,天灾**也。”……“自治水以来,平云中之难,镇共公之行洪,净泽渊之恶水,今融金人十二,以铸九鼎,镇万水,降伏魔氛,愿永太平之世。………“略有劳绩,乃告皇天后土。”蛮荒洲无有雅乐,只诸多巫师,开始跳动祭祀之巫舞,有数百,戴着高冠覆面,面具各色,乃上古圣朝之百官,有龙官,鸟官,春官,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