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老李,造反吧!(3 / 6)

裂土美利坚 古龙岗 5335 字 2021-06-11

都不愿意顺着他。可他没有料到,就在他气喘吁吁的时候,一边的孙禄堂又突然朝他拱了拱手:

“中堂大人。”

“你……又是何人?”李鸿章慢慢地坐下,问道。

“河北望都孙禄堂!”

“孙禄堂?”李鸿章眯起了老眼,“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头,你就是那个什么少保。”

“江湖朋友给的匪号,不敢污老中堂之耳。只是,”孙禄堂顿了一下,“小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当讲你就不用问了。”李鸿章冷哼道。

“那小民就斗胆了。”孙禄堂深吸了一口气。“小民是河北望都县人,家资还算丰厚。又开了家拳社。收了几个学生,日子勉强在过得去……可小民终究不是只有一个人。周围也有不少乡亲。说真的,大家的日子过得很苦。不说别的,就说每年的税捐。……而今官府设立的税、捐名目繁多。多如牛毛。小民家境还算富裕,也苦不堪言。只能勉强支撑。可更多的乡亲。一年的收成还不够几次税捐,连自己的吃食都不够。可是不种又不行,因为大家总要过日子。所以。只以一年一年的吃老本儿。老本儿吃完了,就卖家里的细软家具,之后卖房卖田,再之后,就只有背井离乡地逃荒,然后卖儿卖女。只为能给子女一条活路……小民曾到过江苏常德,那儿是鱼米之乡。可就是那样的地方,百姓之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老中堂,这样的情况,身为大清重臣,不知您作何感想?”

“王某四处走镖,见到这样的情况也不只一次。本以为只需朝廷一心变法就可改变这种局面,可没想到……哼,这样的朝廷,还要它何用?”王五忍不住又添了一句。

“民不聊生,百姓流离。老夫当然知道其中惨况。可此等事情,不过偶尔……”

“老李,你摸着自己良心再说这话……”郭金章打断了李鸿章的狡辩,“你是合肥人,你的淮军也都是合肥的乡亲……你怎么不去合肥,看看那儿的老百姓都怎么骂你?还偶尔……你亏不亏心啊?‘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些人把你跟翁同龢并列一起,可那个老家伙哪及得上你老李头的万一?满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个李鸿章,甚至只知道有李鸿章。那么,不管这个时期到底的中国到底都有哪些人在主政,大家都只会记得你,并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到你的身上。因为……你是李鸿章!”

“呼——”李鸿章的呼吸越发的粗重。他知道郭金章是什么意思。他是李鸿章,是大清的顶梁柱,可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