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了。虽然这个时候北京城里有点儿头脸的几乎都知道唐州大头子已经到了,也有不少人想来拜访,甚至其中还有恭亲王奕訢、庆郡王奕匡这样的大牛,也有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官场新嫩,可他一概拒绝接见。只说自己是回大清渡假来的,不想涉及其他,有事儿可以去找刘通福。期间,也只是跟曾经的旧识荣禄见过一面,也没说两句话。而看到他这个态度,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强行拉下脸来……北京城有谁不是心高气傲的?这郭金章要是个洋人也就罢了,可他就是大清国一草民出身,还这么摆谱,谁稀的?所以,很快的,郭金章就门可罗雀了。可他没想到,光绪居然现在就要“戊戌变法”了……不对不对,按照记忆,“戊戌变法”的时间应该是在戊戌年,也就是三年后的1898年,可现在按照阳历都还没到1896年,还属于乙未年间,这怎么就开始变法了?
“什么时间不对?先生,您在说什么?”
郭金章不接见外来访客,这对刘通福那帮手下来说却是一个好机会。虽然郭金章并没有跟刘通福住在一起,而是单独另在城里找了一个空院儿,便依旧防不住尤列、陆皓东这些人的热情。这些年青人都很想知道,郭金章到底是怎么能让一个小小的唐州迅速崛起为太平洋上的一个强大势力的。而且他们还不是自己一个一个的来,有机会,就成群结队地往郭金章这边儿赶,刘通福似乎也很乐意看到这种场景,也经常性的帮他们创造机会。而现在,郭金章身边就凑齐了尤列、陆皓东、陈少白、杨鹤龄、郑士良等人……这些人几乎全都是未来的革命先烈,只不过郭金章除了对一个陆皓东还算勉强听说过,对其他人全没什么印象。
“也没什么时间不对,就是没想到这位光绪皇帝这么有气魄,居然这样就敢挑战那些掌握了军政大权的顽固派……”听到尤列发问,郭金章摇头叹道。
“我倒是觉得这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众人中最为年长的杨鹤龄此时也不过才三十岁多一点,跟郭金章年纪相仿,也是对郭金章最为佩服的一个。两人差不多相同的年纪,一个已经近乎是一国之长,另一个却还在为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而困惑不己,自然对郭金章也是敬服不己。而且他和其他人都听尤列讲过郭金章对清廷内部派系的分析,也能听得懂郭金章话里的意思。
“哦?说说看?”郭金章朝自己嘴里送了粒花生,笑嘻嘻地问道。尤列等人每次来找他都不会忘记带些吃的,有时候还带些小酒,大家吃吃喝喝的聊着,一般倒也挺有气氛。
“近年来,大清虽颇有发展,尤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