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反抗他……”
“拿破仑曾对人说:‘我唯一的朋友是达武,他冷酷无情,正符合我。’‘推动人们前进的动力是自利和畏惧……’‘统治者面对民众应该充满威严,……你问我。为什么措施严厉?我之所以恫吓他们,就是避免恫吓他们的事情真的发生!’‘帝王之善,必须具有帝王的威严……如果人民称他是个老好人,那他的统治就失败了’……这些话,极其偏颇。为人君者,虽需威严、冷酷,却并非时时都要表现出来。因为那样只会让君王离臣民越来越远。而且,他也忘了大义与道德。忽略了这一方面,虽使他愈加纯粹,也颇有力量,却失去了灵活和远见,失去了对朝政真正的掌控力……”
“所以,他最终兵败身亡。”
“……你看得很深。”听完袁世凯的一番文中夹白,白中又带些西式言语的陈述,郭金章微微颔首,“可说了这么多,你到底有什么收获?”
“官意,民意……二者缺一不可。”袁世凯正色道。
“民意我懂,可这官意……?”
“嘿嘿……”
……
袁世凯一直都在仔细地观察着郭金章。以他现在的身份去评价拿破仑虽然并不能算是超出了本份的僭越,但也颇有一些忌讳。所以,在荣禄等人面前他一直都没表露出自己对拿破仑的兴趣,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郭金章居然一直都替他保着这个秘密,而除了自己,他竟然也不知道另外三个人都跟郭金章聊了些什么,他曾经用言语试探过,可惜对方却是一点儿风也不露,结果这反倒更加刺激了他的胆子,许多原本不能也不敢说的话也渐渐地放开了。而今天,他说的这些话算是一个月来最为“过份”的了,他甚至站在拿破仑的立场论述了一些问题,可郭金章却并没有任何意外和惊讶的表现,反而还极感兴趣地让他继续往下说……这个表现让他更确信了一件事:唐州,之所以积极促成了这一次的中美之间的军事合作,除了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恐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由,就是想通这一次的军事合作,在大清找到一位利益代言人。
“没错,就是利益代言人!”新学到的名词就是这么直接,可袁世凯的内心却忍不住地兴奋。唐州,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已经了解到了这个美利坚的地方政权到底拥有多么大的力量……或许,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年青的年青人还远远不能像英法等国那样派兵去大清,可在财力方面却极其充裕,其能动用的金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要超过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而只要有钱,还有什么事情在大清是办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