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唐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被蒋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务杀于家中。
而除了与容闳一起组织学生留美之外,陈兰彬也曾经为在西方饱受欺凌的华工做了许多的事情。陈兰彬出使美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和西班牙在西半球大肆掠夺华工之时。华工的悲惨遭遇,令陈兰彬深感耻辱和愤懑。他在其《使美纪略》中说道,美方报纸凭臆论说,连篇累牍,“凡可以欺凌华人者,无不恣意言之”,“令人阅而愤懑”。
当然,陈兰彬并不只是在文章之中这样表达,他还将这种心情付诸了行动。
作为西班牙属地的古巴,在开发过程中大量使用华工。据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74年禁止澳门“苦力贸易”期间,每年运往拉丁美洲的华工数以万计。华工在拉丁美洲受尽了磨难,大批死亡。例如,从1847年到1872年,运往古巴的华工为114081人,到1874年只剩58400人。
为证实古巴虐待华工的事实,清朝总理衙门一边在北京展开与西班牙(当时称“日斯巴利亚”)的外交交涉,主动致函英、俄、法、美、荷等各国使臣,请求公断。一边委派陈兰彬去古巴作调查,询问古巴凌虐华工情形。英国使臣威妥玛称:“日国(即西班牙)既言并无凌虐华工,中国不肯相信,理应派员往。如系属实,中国自无赔补之理。”
陈兰彬调查团于1874年3月到达哈瓦那,先后视察了哈瓦那与古巴各省的甘蔗种植园、猪仔馆、制糖厂以及囚禁华工的“官工所”。他们收集到大量文字材料和1176份证词,并收到由1665人签名的85份诉状,表明80%的华工是被绑拐或诱骗来的,并证实了虐待华工属实。
以此为据,总理衙门最终获得五国的支持,并于1877年迫使西班牙重订《古巴华工条款》十六条。其后,中国在哈瓦那设立领事馆。
华侨撰联赞颂:“感德永难忘身经九万里重洋济人苦海;奇功真不朽手订十六条和约出我生天”。
可以说,陈兰彬出色地完成了保护侨民的外交任务。古巴独立战争期间,华人英勇地参加了战争,在“旅古(巴)华侨协助古巴独立纪功碑”上镌刻着《华人和古巴的独立》一书的作者康札特地·克沙达的赞词:
“在古巴的中国人,无有倒戈者,在古巴的中国人,无有逃亡者”。
但是,虽然以强烈的外交攻势迫使西班牙这等二流国家逐渐改变了对待华工的态度,取得了一定的外交胜利,可是,陈兰彬在美国的外交活动却始终取不得任何成果。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