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始(3 / 6)

裂土美利坚 古龙岗 4706 字 2021-06-11

,高山峻岭绵亘,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塞拉山区在冬季常有暴风雪,沙漠地带夏季干燥炎热,施工条件异常艰难,不少白人工人应聘后不久经受不了恶劣的条件而纷纷离去。开工两年后,中央太平洋铁路铺轨尚不足50英里。

在公司陷入绝境时,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四巨头之一查尔斯·克劳克提出建议……雇用华工。但是遭到当时加州州长、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长利兰·斯坦福拒绝。总监工斯特罗布里奇也斩钉截铁地说:“我可不能对华工干的活负责,我不认为他们能够修建铁路。”在克劳克一再坚持下,斯特罗布里奇先雇佣50名华工试试看,结果铁路华工们勤劳、能吃苦的表现令他们刮目相看。华工们的出色表现让公司很快打消了顾虑,铁路公司立刻雇佣了3000名华工。

克劳克于1865年10月10日向当时约翰逊总统报告说:“为了解决内华达山工程停滞的问题,我们雇用了一批中国工人……他们沉着而安静,他们非常勤劳,热爱和平,耐力也比其他民族强得多……虽然目前我们已雇用了千名以上的华工,但是我们仍打算以最优厚的条件,通过介绍业者的协助,再增加华工的人数。这是不同于奴隶制的雇用组织。”“没有他们(中国人),要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这个伟大的国家工程的西段是不可能的。”

1865年,铁路华工们在太平洋铁路建设中做出了良好的成绩,但此时美国国内的华工数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铁路公司的需求,铁路公司决定大规模招募华工。铁路承包商甚至派人专门到中国广东省雇佣劳工,并与轮船公司协商好以优惠的船票把中国劳工运到美国来;同时,铁路公司上层纷纷向美国政府进谏,甚至游说中美双方的外交人员,争取为华工移民美国创造便利的条件。

1865年,美国政府通过《鼓励外来移民法》,迅速建立起同中国的之间的海邮汽船服务事宜。1868年7月28日,受清政府委托分管中国同欧美合作的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擅自越权,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w·h·西华德签订《中美续增条约》(即《蒲安臣条约》),其中“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一项规定为美国在中国扩大招募华工提供了合法根据。

在《蒲安臣条约》通过后,前往美国的华侨人激增。其中,1869年横贯大陆铁路的完工时,中国劳工竟然占到90%,约9000人。

9000人,在经常几十里不见人烟的美国西部,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至少郭金章就清楚,这900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