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要分他兄活计。
豪气冲天恣意情,
朝朝日日长波醉。
压幼欺人度岁时,
诬兄骂嫂慢天地。
不修家业不修身,
只恁望他空富贵。
浮云之财随手过,
妻男怨恨天来大。
产业卖得三分钱,
二分吃著一酒课。
他每次饮全不知,
余还酒钱说灾祸。
王重阳应试中了科举之后,并没有春风得意,飞黄腾达。由于金国采取民族歧视政策,对汉人的学士既利用又防范,所以汉人的士人即使应试中了科举,也是仍然倍受打压。据巜陕西通志》卷二十记载,王重阳只是被任命为咸阳附近一个贫寒的小镇——甘河镇的酒监,而且久淹不迁。王重阳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心中很是郁闷。满怀着对仕途的失落和对现实的不满,王重阳开始整日借酒浇愁,自暴自弃,搞得里里外外乱七糟,把家业也折腾一空。如此以来,也难怪家人不喜,心生怨意了。
闲话少说,书接上回。话说王重阳脚下一陷,“轰隆”一声巨响,地面突然陷出一个大坑,王重阳整个身形便掉了下去。
“哎呀,不好!”王重阳大吃一惊,危急之中,左脚猛地在右脚面上用力一踩,身形借力冲天而起,一个“飞鹤冲天”,竟然一下子又跃出了陷坑。紧接着,王重阳右脚在左脚面上用力一踩,身形又上升了数尺,然后再使一个“鹞子翻身”,顺势一个前空翻,身形已经跃到了陷坑对面,稳稳地站在了地上。
这一手临危不乱,干净利落,甚是漂亮,正是元妙先生所创的“云梯纵”,后来武林中又称为“梯云步”,乃是借力使力的绝妙轻功。众人看得也是惊心动魄,赞叹不已,忍不住齐声叫“好!”。
王重阳更是心惊肉跳,后怕不已,举目再往那坑中一瞧,只见地面上插满了一尺多长、削得尖尖的木签,额头上不由冒起了冷汗,暗自想道:“天可怜见,幸亏我早就学会了师父的‘云梯纵’,不然今番掉下坑中,焉有命在?”原来,王重阳昔日在终南山悬崖下见元妙先生和李灵阳施展此轻功时,就甚是羡慕,所以获得先生秘籍后,在闲暇之余早就学会了此轻功,此番生死关头,正好派上了用场,救了自己一命。俗语有云:技不压身,唯是此理。平时多学些技艺傍身,关键时候,便会派上用场。
众人望着那陷坑,正自惊叹之时,忽听“吱”地一声叫唤,暗地里猛地蹿出一个黑影,一把便拔出了王重阳腰间的“青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