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早在几百年前的隋朝,科举制度已经开始执行,但察举制一直都存在。
朱元璋立国之后力挺科举,想学着唐太宗的样子将天下英才揽入囊中。
然而大明的识字率依然低得可怜,十人之中有三人识字就是幸事。
当寒门书生正在为读书的费用发愁的时候,那些世家子弟却得天独厚,利用整个家族的资源拉丝发展壮大自身。
仅仅是南京城中的世家,就培养出了朝堂上将近六成的文武官员。
朱元璋建国初期,还会利用这些世家大族的力量来平稳朝政,安定民生。
然而那些世家大族们尾大不掉,竟然想趴在他老朱呕心沥血建立起的大明身上吸血。
对此,朱元璋别无选择,必须和世家大族们决裂。
这次的功德碑,就是他砍向世家大族的第一刀。
以后这样的刀子还有无数道,若是有世家能夹着尾巴做人,老朱也不会为难。
若是有世家负隅顽抗,他老朱不介意自己的刀下再多几个亡魂。
灭掉世家,他朱元璋势在必行!
“谁还有问题?没有的话,就退下吧!”
朱元璋环顾了一下嘈杂的大殿,摆了摆手。
“陛下,就算我大明的世家大族能凑齐粮草,此事也凶险万分!”
“对啊陛下,我大明连历两灾,百姓们还没缓过来,经历此劫,少说三五年之内无法恢复,此时大动刀兵十分不妥!”
“鞑子来去如风,我大明不可急于一时!”
……
大殿中渐渐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朱元璋冷冷的看着座下的群臣,并没有开口制止他们。
文武百官见皇帝陛下陷入沉默,以为皇帝被他们说动,一时间更加来劲,大殿内群情激奋,大部分人却都在反对朱元璋。
最终,所有人都在朱元璋的沉默下安静下来。
等他们安静下来,王座上的皇帝雷霆大怒。
“你们也知道,那鞑子经此天灾,已经准备南下犯我大明边境!”
“我大明将士确实能打退敌军,守住大明领土。”
“可你们有谁考虑过,我大明边境的百姓?”
“这么多年来,鞑子每次南下,受苦受难的都是他们?”
“你们一个个锦衣玉食,捧着圣贤书高声朗诵,可有从那书中读出了民生疾苦!”朱元璋厉声质问。
文武百官见朱元璋发火,一个个噤若寒蝉。
“贼,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