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断增强。此时正是天下大乱之时,百姓苦不堪言,有人知西伯候仁义,各自奔走,争相传闻,使无数百姓西投,制约西岐大展的人口问题得到解决。
姜子牙曾自玉虚宫学道四十年,虽无缘成就仙道,却也小有所成。他入西歧之时已八十有余,可精力不衰,更从广成子处习得修政治军之略。
那广成子当年曾助黄帝一统天下,虽是修道炼气之辈,耳闻目睹倒也懂得不少杂学。姜子牙尽得其传,加之他命中有富贵之数,要助西歧取商而代之,故而这些修道不成,学这些杂学倒是得心应手,四十年研习青出于蓝,广成子万万比他不上。
自姬昌与崇候虎一战,又其弟崇黑虎性直不恳事商而从纣,反倒是投入西歧帐下,助姬昌取了北伯候封地。此战事一结,朝歌众将再不愿出战,西岐再次平和下来。
也是天有定数,自败崇候虎之后,姬昌却是身体一日衰如一日,医石无救,病势日日沉重,有如无减,看看危笃。
西技文武见之不由大急,寻求名医非止一日,可姬昌之病却不见好。一日,姬昌与广武百官传旨:“宣承相进宫。”
姜子牙入的内殿,至龙榻前跪而奏曰:“老臣姜尚奉旨入内殿,问候大王贵体安否?”
此时的姬昌面黄肌瘦,明眼者一看便知大限已到。人生老病死,乃是天道,非力可逆,便是神仙也有天人五衰之劫,何况人乎。
姬昌本就通晓术数之道,对医药虽不精通也知晓一二,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这才将姜子牙叫来做一番安排。
躺于榻上,姬昌有些喘息着说道:“孤今召卿入内,并无别论,孤居西北,坐镇一方,统二百镇诸侯,感蒙圣恩不浅。方今成汤虽则乱离,也还有君臣名分,未至乖戾。孤伐侯虎,虽得胜而归,心内实有未安。今明君在上,不奏天子而自行诛戮,是自专也。况孤与侯虎一般爵个,孤竟专杀,大罪也。自杀侯虎之后,孤每夜闻悲泣之声,合目则立于榻前,吾思不能久立于阳世矣。今日请卿入内,孤有一言,切不可忘。倘吾死之后,纵有恶贯满盈者,切不可听诸侯之唆,以臣伐君。承相若违背孤言,幽之冥中不好相见。”
姬昌道罢流泪满面,姜子牙听后跪而启口:“臣荷豪恩宠,身居相位,敢不受命?若负君言,即系不忠。”君臣正论间,忽有侍臣传殿下姬发进宫问安。
姬昌见姬发至,便与其言曰:“我儿此来,正遂孤愿。”姬发行礼毕,脸显担忧之色,问道:“父王可好,万不可劳累,好生休息才是!”
姬昌闻之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