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奕星公司的利润,而他的分成是非常小的部分。
所以,根本得不偿失。
赵奕还是一心的准备实验,第一次测试实验就要开始,每个团队都变得非常忙碌,整个实验基地都陷入一种紧张的气氛。
第一次测试实验的时间实际上是延后了,比最初的计划延后了一个星期,主要是为了等待最新的空间连接设备。
新辉光电的纳米光路管技术,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最直接影响到的就是空间链接技术,能够制造出更精细的空间链接设备,而精细的空间链接设备,能够给实验带来更精确的数据。
对新技术让空间链接设备的终端,映射范围大大的缩小。
之前只能控制输出端的范围,而终端的映射范围,最低也要超过八立方米,现在最低能控制在三立方米以下。
第一次测试实验和之前相比,整体上是没有差别的。
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因为空间连接设备的升级,终端的传输范围缩小到三立方米以下。
第二个差别就是终端传输的物质了。
这次测试实验的物质是‘水’,尽量减少杂质的水,整个终端空间都被水所充斥,传输过去的大部分只能是水,只会有极为稀少的其他杂质。
而在封闭的传输端,内部空间内运行着各种检测仪器,还有很多微小的检测仪器,好多仪器都是最新设计出来,专门是来做粒子检测的。
事实上,在实验的准备过程中,终端传输物质有两个提案,一个提案就是全部用单一的金属。
这个提案最终还是被延后了,相比单一的金属来说,水的杂志相对更少一些,而且可控性更高。
如果传输的是金属,就可能会发生大爆炸。
很快。
测试实验开始了。
和之前的实验是一样的,核心的科学家们都待在一公里外的控制室,赵奕和张祁灿站在一起,旁边还有D国团队的负责人盖德乐-约克以及HL团队的本-布拉德-切尔米基。
他们都是世界最顶尖儿的理论物理学家,而且拥有丰富的物理实验经验,盖德乐和切尔米基,也是O洲粒子对撞机的评委会人员,同时也带领团队负责很多的实验分析项目。
这次来参加物质传送的研究,他们都非常的感兴趣,甚至比粒子对撞还要感兴趣,哪怕是对于顶尖的物理学家来说,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实验,总要比什么都看不到的实验有吸引力。
毫无疑问的是,物质传送实验就是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