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技术的话语权,而且也体现出科技领域的气魄,有什么发现就直接公开,根本不怕其他机构得到消息,顺着路线研究出新东西。
阮文烨做完了报告以后,就直接下台回到了位置上。
下一个就轮到了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提前就申请了作研发报告,次序还高高的排在了第二位。
本来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却让霍姆斯-本特变得不知所措,他带着茫然的站了起来,随后都不知道是否该走上台做报告。
“作报告?”
“你们都说完了,我还说什么?”霍姆斯-本特愣了好半天,还是咬牙厚着脸皮上台,并说道,“真是凑巧,我们也有了同样的发现。”
然后,没有了。
霍姆斯-本特带着尴尬走下了台,但所有人都能够理解。
本来高兴于有了全新的发现,想上台展示一把,却知道其他人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还提前做了更详细的报告?
这就太尴尬了!
——
最后。
反重力技术协会会议的主角,依旧是国内反重力研究组,其他参与的机构有一些发现,但只是很小的发现,有的则只是报告说更换了一部分材料,让反重力装置性能更好。
仅此而已。
因为没有理论上的突破,类似的发现意义并不大,提示装置性能方面,可实现的方式也有很多。
阮文烨的报告,对其他参与研发的机构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他明确指出了研究空间罩,就必须要对内部高能光束进行重新排列,并且加大设备运行的功率。
这就等于指明了方向。
至于怎么对内部光束设备进行重新排列,就是技术精密了,不可能完全公开出来。
反重力技术协会会议是公开的,当即好多媒体就做出了报告,说明国内已经对‘反能量屏障’有了深入研究。
之后舆论都在讨论空间罩,讨论空间罩的未来应用问题。
很快。
一篇发表在《数学物理杂志》的学术论文,就让舆论有了转变,也在物理学界掀起了打震动。
这篇论文的名字叫做《反重力环境粒子性态堕化》。
论文是赵奕发表的。
其实可以理解阶段性的‘学术研究信息公开’,因为反重力的研究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国际上有了很多基础的研究发现。
赵奕也就可以发表相关的基础研究结果。
另外,也是给公开‘核聚变装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