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应用会非常广泛,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他们肯定会加大研发投入。
各个有影响力的人物,都做出了另一番表态,“最前沿的科技理论,应该共享给全世界!”
“理论是属于世界的,技术是属于全人类的。任何一项新的理论、技术,都应该公布出来,让全人类共同参与研发,而不是秘密的做研究。”
“科技发展促使人类进步,应该着眼于国际、地球乃至宇宙。反重力技术不是任何人独有的,我建议让更多人参与研究,才能有更快的进步!”
“反重力代表着未来,关系到人类征服宇宙的开端,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而不是限制在地球……”
“……”
舆论上变了个样子。
好多有影响力的人物,似乎都变成了着眼于宇宙的‘伟大’的人,他们还同时采用了其他手段,来制造舆论、给予压力,或者尝试着了解相关信息。
等等。
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
国内的应对也非常的严谨,舆论宣传上抨击国外的滑稽说法,内部研发则采用了最高级别的保密措施,参与研发的所有人员,包括最底层的技术员,都不能和外界有任何联系。
反重力相关的研究,都被层层的保护起来,区域内还特别建立了屏蔽信号装置。
另外,针对参与研究的核心人员,也都有专门的保护。
张祁灿、黄钟等人,都配备了贴身警卫,连他们的家人,都受到了严密的保护。
赵奕是最核心的保护对象。
在进行相关会议的时候,甚至有人建议让他去首都中心区域居住,或者干脆直接去军队里,或者是住在地下的防空洞里。
这当然不现实。
赵奕的工作还是很忙的,他要关注理论的整理工作,后来干脆把基础的讲解,交给了张祁灿、黄钟等人,他则是重点讲解光子和空间的十三组列式。
在反重力的理论研究上,已经算是告一段落。
有了光子和空间的十三组,足可以支持空中堡垒的研发,甚至可以辐射应用到其他领域。
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是空中堡垒的动力问题。
空中堡垒是非常需要动力支持的,战略意义角度去考虑,核动力可以说就是唯一的选择,但是核能研究组的工作,进展并不怎么顺利,有关反重力的核动力装置,依旧处在设计、论证阶段。
高层对此也非常关心,因为反重力的技术理论没问题,动力问题就成了唯一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