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完美的试飞!(5 / 7)

就知道不可能,战鹰-1的性能确实很高端,但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他仔细关注了一下,第一家样机的成本,花费超过了十个亿。

样机花费肯定要高一些,但战鹰-1有些部件,是不能够快速进入批量生产的,也就是说,类似不能进入批量生产的部件,成本不会降低太多。

“那么总体上,生产二十架,平均每一架的成本,最少也要达到六个亿以上。”

“六个亿啊!”

“二十架就是一百二十个亿,算上其他辅助设备,花费还要更高!”

“……”

刘建昆想一下成本觉得头疼了。

目前被认定未来主力机的J-10战斗机,也是一款中型战斗机,裸机的平均成本不到两个亿。

一架战鹰-1,相当于四架J-10。

虽然J-10战斗机性能上,肯定和战鹰-1无法相比,对空作战差距肯定很大,真正投入到战斗中,一架战鹰-1也许能击败四架J-10。

但是,需求不是这样的。

目前,国内并不需要对外作战,即便是真正去作战,对手也不可能是国际上的强敌,以J-10的性能,基本上已经过足够了。

现在拥有最高端性能的战斗机,生产出来肯定不是大批量服役,而是为未来考虑。

比如,国内第一家航母,都已经下水了。

如果等到生产出第二架、第三架,技术更加高端的航母,就需要高端的舰载机,也许就会考虑装载战鹰-1,目的也不是真正的作战,大部分都是为了威慑对手。

在不充当舰载机、也不进行对外作战的情况下,本土上的高端战斗机,并没有多大发挥空间。

当然了。

即便只是考虑威慑对手,上级也肯定会审批建造个几十架,来组成最高端的空军部队,代表国内空军的最高端水平。

这样……

“只是三、四十架,也要两百多个亿啊!”

刘建昆苦笑着。

倒不是说他能决定建造多少架,或者是直接做出决定,但上级进行相关的讨论,肯定会询问航空集团的意见,他是航空集团的总经理,必然需要拿出一个拥有可行性的方案,总不能直接上一句,“没钱、没办法!”

那是无能!

刘建昆想了又想,就想到了之前的考虑,出口低端的发动机,来制造高端的发动机。

“战斗机也可以,有了最高端的、超越F-35的战鹰-1,三代半到四代机,似乎也可以出口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