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邱成文要挖角范雷(3 / 6)

-1的型号。

这是有点尴尬的问题。

最初成立战鹰特研小组,就只是因为赵奕做出了申请,集团内部就特别批准成立小组,专门研发战鹰-1战机,但具体战机的种类只是模糊的界定是‘五代机’,具体有什么设计需求,也就是设计的战机需要有什么功能,都没有过任何相关讨论。

最主要是……

集团内部大部分人都不看好赵奕的小组,能快速设计完成战鹰-1战斗机,就算是以后能够完成,也最少需要几年时间,设计有了相关进展再讨论也不迟,可结果战鹰-1快速设计完成,还成功验收通过了,验收组连问题都找不出来,在原由的设计上最简单的修正,都感觉是对设计的玷污。

就像是几个飞机设计师的点评,“这是个跨时代的完美方案!”

现在战鹰-1的设计定型,就要进入到样机制造阶段,必须要讨论一下型号问题,主要是航空集团内部,乃至于国内空-军序列,并没有‘战鹰’这一代号,而按照战鹰-1的设计来说,肯定属于常规的战斗机,也就是在歼系列战斗机序列。

这次会议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战鹰-1对外称作是歼-40。

歼系列战斗机的整数序列,一般都代表‘跨时代’的产品,是被给予很大厚望的,比如,J-10、J-20,乃至于还在设计中的J-30。

J-10会成为未来的主力战机,J-20则被认为是最接近五代机的国产战机,也已经完成了第一次试飞,被国内外广泛报道。

J-30是J-20的缩减版,最初的定位就是希望实现大部分J-20功能,重量却要减轻到中型战斗机程度,并能够在未来成为舰载机。

现在战鹰-1被挂上J-40的序号,也说明了集团内部对战鹰-1的厚望,而‘40’的序号也可以说是‘跨越式’的,因为最大序号的J-31,还只是在设计阶段。

集团内部确定J-40代号的同时,也决定内部保留‘战鹰系列’的称呼,也就是对外称作是J-40,内部继续称作是战鹰-1。

以后再有其他的战鹰系列,对外就可以用J-40加上字母表示,内部则可以冠上战鹰-2、战鹰-3等型号名称。

同时,会议还确定了保密问题,战鹰-1在设计制造完毕,实现第一台样机试飞前,不管是设计外形,还是其他与之相关的内容,全都被列为最高机密,不允许出现在媒体、网络舆论中。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样机制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