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昆仑发动机二组(3 / 6)

比。

如果没有李荣茂拿到了十万块,张洪涛会觉得拿到八万也不少,但有了对比心里就不平衡了。

实际上,个人奖金中的一部分都是307钢厂掏的腰包,307钢厂会给合作对象更好的待遇,而金属材料实验室才是合作对象,后续的研发也是和金属材料实验室合作,和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就没关系了。

张洪涛后续不会跟进项目,自然拿到的奖金就‘缺’了一块。

307钢厂对张洪涛不感冒,但放在外面,他也是被重点关照的人物。

研发组和307钢厂还没有对接完,燕华大学就已经反应过来,因为研发就是在大学里做的,学校的领导、教授之类,有的也知道研发组完成了大项目,甚至知道和涡轮叶片材料有关。

金属材料实验室和307钢厂合作,未来肯定会有源源不断的经费,发展起来几乎是肯定的,学校等于是白得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材料实验室,同时学校也重视起实验室的发展。

这个实验室足以带动学校的材料专业腾飞,而当前最缺少的就是人才。

实验室的人太少了。

赵奕根本不能算实验室的人,而学校签下的就只有沈丙河和李荣茂,两人都要参与后续的项目研发,其他就只是一些普通的讲师,材料专业的本科级课程,好多还都是其他学院的老师代课。

这肯定不行!

普通的讲师、学历高的副教授都好招,但偏重于教育工作的,科研上就很难拿出手,想要发展还必须要签下更多科研领域的人才。

这天。

张洪涛完成了数据记录工作,正打算返回航空航天大学的时候,马上就被大学教务处的主任、机械学院的院长拉过去,非常热情的招待一番,才说起了‘挖角’的事情。

“你来燕华大学,直接签教授合同!”

在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张洪涛是副研究员,因为有很多的成果,马上就要升研究员,转到燕华大学足以直接担任教授。

接下来又说起了待遇问题,包括薪资待遇、福利以及学校的保证。

为了争夺张洪涛这个人才,学校甚至许诺工作满三年,就分配学校少有的保障住房。

另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

“合同年限,你决定。”

现在国内的大学,教授都是‘雇佣制’,也就不是终身保证的,合同年限自由选择,就等于有了终身保证,肯定是非常吸引人的。

张洪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