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同一时间,赵奕都已经加入了国家团队,参加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项目。
今年轻松很多了。
手下的几个项目并不着急,实验室的艾滋病毒力基因Vif研究也告一段落,他可以带着轻松的心态回家。
在回家过年之前,赵奕还是跑了一趟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实验室,召集了所有人开了个小会,重点就是宣布发奖金。
之前赵奕就想好了奖金的问题。
项目的资金肯定不能动,但实验室还是剩余过百万的资金,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风湿性关节炎项目,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奖金为二十万元。
赵奕决定把奖金全部拿出来,再添置一部分实验室资金,给艾立新、张薇都发个十万块钱。
刘成杰拿到的少一点,也有六万的奖金。
严怡最少。
赵奕还是给了象征性的一万块钱。
奖金的金额不是随意定的,是根据实验室结余的项目资金以及奖金数额确定下来的。
个人拿到多少奖金,就和项目的贡献度、工作量有关系了。
赵奕不会去想什么复杂的管理问题,但他差不多全程参与项目进程,对每个人的工作都有了解。
过去的项目中,艾立新无疑是技术主力,但他的工作时间稍微短一些,附带的工作几乎不做。
张薇的技术能力排名第二,她也做了很多额外工作,包括出面应付媒体,都是交给她来做的。
刘成杰的技术能力相对差一些,差不多就是‘跟着做项目’的类型,但他的工作很勤奋,也理应拿到一部分奖金。
至于严怡……
在使用新机器上,有一定的贡献吧,有些方面还是有优势,其他方面还要差一点。
赵奕也不敢保证公正公平,但实验室就这么几个人,他就是绝对的权威,谁不满意可以离开,其他实验室的奖金可没有这么多。
像是戴天庆实验室,年终也会发奖金,但基本就是副研究员们,一人分个一、两万块钱。
另外,研究所也会发奖金。
研究所发的奖金就和实验室没有冲突了,因为就连赵奕也会有一份,不出意外会在十五到二十万左右,绝对是美滋滋的一笔高收入。
其他人也没这么多了。
研究所发奖金是看级别和年度科科研贡献的,赵奕享受等同研究员待遇,科研贡献也是最高的,戴天庆、韩辉等研究员,也就拿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