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理论存在的意义(3 / 5)

在赞叹、吹捧的舆论下,好多人也开始研究,赵奕的成果具体是什么东西。

很多物理学专业的人士,也站出来抱怨道,“看不懂啊!”

“完全不明白,尤其是里面的数学内容,我一个数学系的博士,竟然感觉像是在看天书。”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呀!”

“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吗?现在赵奕研究的物理研究,光是数学计算的部分,已经不是我等凡人能整明白的了。”

好多人感慨‘赵奕似乎升级了’。

之前赵奕做出的很多研究,包括角谷猜想的证明,也包括筛选法的内容,甚至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都是用普通的知识,去做出很惊人的成果,撰写的论文内容也很‘亲民’,对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人,就能看懂一部分内容。

现在的研究内容倒是不多,但想看明白实在太难了。

好在网络上永远不缺乏高人,很快就有人对赵奕的研究,做出了简单的解释,“赵奕的研究是解释粒子边界能量分布。”

“是一项理论,不是真正的研究发现。”

“那些数学构架的内容都是对边界能量分布的描述。”

这样一解释就清晰多了。

当国内不断多讨论的过程中,国外也有很多专业的讨论。

物理学界反应是最大的。

最初站出来点评论文的物理学家,说的话可不怎么好听,几乎都是持有绝对的反对意见。

“那就是一篇外行人对粒子组成的臆想。”

“不可理喻的东西!”

“根本不能称之为研究,应该算作是数学堆砌的垃圾。”

“这项研究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永远也不可能被证明,因为它本身就是虚假的。”

国外的物理学家们发表的看法,也影响到了国内的舆论,好多媒体都干脆不做报道了。

万一……

就像是几个站出来的顶级物理学家所说的,研究内容就是虚假的、不能被证明、杜撰的,再去吹捧做宣传报道,就实在有些尴尬了。

两天后。

国外的舆论出现了反转。

首先站出来的就是,新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他公开接受采访表示,“粒子的边界理论,是一项非常值得挖掘、非常有潜力的新理论!”

“我相信他就像是弦理论一样,有很多可研究的方向,未来会成为理论物理的分支学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