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知识太过于深奥,理解起来很不容易,贺明成担心他跟不上思路,还故意放慢了速度,给出一些消化的时间。
很快贺明成就发现,赵奕的理解能力非常强,有些不懂的复杂知识说一遍,差不多就能记住了。
有些论证过程的反应速度,甚至说有些不可思议,明明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却快速的说出了过程。
“这就是天才吧?”
贺明成觉得自己真是老了,年轻人的思维跟不上了,明明是他在做讲解,有时候就变成了赵奕在说,反倒他有些跟不上思路。
他只能苦笑。
赵奕在贺明成家里呆了有两个小时,其中一个多小时时间,都是讨论数学问题,发现老教授明显有些疲惫,就干脆感谢后离开了。
赵奕才刚走到楼下,就被一个记者拦住了。
燕华大学是对外开放的,但有的地方对媒体还是做限制,教师楼住着很多老教授,肯定不会让外来人随意进出。
记者明显是偷着进来的。
那个记者抓住机会发问,赵奕有些不耐烦,有些郁闷的还是说了一句,“我发的论文是猜想,猜想就是猜想,是说一种可能,但也是否准确也能够验证。”
“如果有人质疑我的猜想,可以用实验来验证啊?这又不是世界难题!”
赵奕说了一句就走开了。
记者记录了下来。
很快。
一家不知名的小媒体,就在网络上发布采访赵奕的新闻,他们只是把赵奕说的话报道出来,但反响并不怎么好。
许多媒体转发了新闻内容,但网络多数评价都是,“赵奕是不想承认失败。”
“这种医学机制猜想还用验证吗?”
“肯定是错的啊!”
邓叔芳也跳出来接受了媒体采访,他以老师训导的口气说道,“赵奕是个个天才,他一直都很成功,在计算机、数学领域,取得了很惊人的成就,但每个人都会有面对失败的时候。我的目的就是让他意识到,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败后,没办法再站起来。”
“只有坚定不移、不怕失败的人,才能走向成功的终点!”
“这也是对他的一次磨练……”
同时。
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人也注意到了报道。
戴天庆和赵奕很熟悉,韩辉和赵奕也说过几句话,对赵奕的天赋非常欣赏。
两人在走廊里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