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板桥西畔夕阳斜(2 / 3)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2115 字 2021-11-15

户谁家不留客?客来江上尽王孙,一望平康即断魂。

当时红板桥边路,络绎香舆织烟雾。只听日日弄银筝,尽说家家拥钱树。”

——这几段是写秦淮旧院的整体盛况。

“御前队子小梨园,长奉千秋万岁欢。一自武宗巡幸后,可怜跳与外人看。”

——这几句是写秦淮旧院的源头和历史。

“昨夜廊前月正高,梦随春水上兰桡。依稀记得秦淮路,芳草萋萋到板桥。

板桥西畔夕阳斜,旧院风流梦影赊。芳树不知儿女恨,却从扇底衬桃花。”

——这几句就是怀念追忆的意思了,仿佛很突兀,但别人细想后也恍然大悟。肯定小秦先生要离开南京城,提前写下的追思啊!

最后又看到落款写道:“金陵秦板桥。”

——这是金陵名家小秦先生首次公开自己的号。

姓秦,名德威,字怀远,号板桥,作为一个文人,秦德威的名头终于齐活了!

反正号这个东西不限数量,也可以改换,以后有更合适的再说。

每三年一次的大考试季里,两次考试之间的时间真是太短了,仿佛乡试过去没几天,又该到了再次出发,赶下一场考试的时候。

离开之前的最后几天,秦德威白天陪着顾娘子,晚上睡在王怜卿家。

一直到了十月初,不走不行了,秦德威才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早晨,从龙江关登船,北上京师。

与他同行的人,还有乡试同年陈凤,以及著名隐士许隆的儿子许谷。

其实这俩应该都是顾东桥那伙的人,这次却非要跟着他秦板桥一起走。

许隆甚至还托了文征明来找秦德威,帮儿子许谷说情。

乡党大佬秦板桥也没所谓,出门在外都是乡亲,一起就一起吧。

还有就是,原本在县衙当差役的王、马、张、赵四人,已经齐齐卖身给秦德威,成了家奴身份。

本来他们在县衙也没正式编制,离开县衙也不觉得可惜,难道小秦老爷不比县衙更大吗?

这次秦德威北上,这四人也就作为随从一起了。反正家里事情都被秦捕头和源丰号钱庄安顿好了,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这回北上,秦德威就没什么新鲜感了,而且也是要赶时间,路上就没有太多停留。

路过扬州、淮安的时候,问了问李春芳和沈坤,这两未来状元今年都没兴趣参加会试。

此外在淮安府拜见了总理河漕的王以旂老师叔,然后在路上就没其它事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