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锁链群岛 第七十四节 南下的通道 封推第九次爆发(2 / 5)

海魂 闪烁 4003 字 2021-06-10

亚纳群岛战役地胜利者,那么就应该乘胜追击,敌人缓过气来之前扩大胜利,巩固胜利,同时进一步打击敌人的士气,消耗掉敌人的力量,朝着后的胜利前进。美国作为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失败者,清楚稳住防线。挡住敌人的进攻有多么的重要,而被动防御的结果肯定是失败,因此选择战役性的反击,通过主动反击来挡住敌人的进攻,拖住敌人地步伐自然是好的选择。

唐帝国选择的战略进攻方向是西南太平洋,其终目的是攻占澳洲大陆,剪除美国地羽翼,并且控制资源极为丰富,而人口又很少。离美国本土上万海里的澳洲大陆。至于进攻澳洲大陆的重要性,战略价值,这一点前面已经分析了,所以不再累述。

美国选择反击的方向则是中太平洋,而其终目的是要打回马里亚纳群岛,以此向唐帝国本土进军,甚至让日本恢复战斗力。这一点的战略价值,以及重要性前面也做过详细阐述,所以也不多说了。

正因为交战双方的战略进攻与战略反击的方向不一样,结果导致所罗门海这边的战斗久拖不下。

唐帝国兵力上的优势是西南太平洋上获胜地基础,而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战场距离唐帝国近,而且唐帝国的中心是东南沿海,因此不管是补充给舰队的战舰,还是运送到战区的部队,作战物资,都可以快速的到达。相反,战区距离美国本土远,糟糕的是,美国的工业中心是东海岸与五大湖地区,不管是舰队,还是作战部队,物资都需要绕上半个地球,而且还全部得经过巴拿马运河才能进入太平洋。这样一来,不但为前线部队补充兵力与物资困难,而且舰队与船队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时候都唐帝国情报组织的监视之下,结果导致美军的行动被唐帝国掌握,战略上极为被动。终,美军的数次反击成为了“添油”战术,每次反击都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就难以取胜了。

美军数次的大规模反击是导致西南太平洋战场上作战时间延长的关键因素,虽然这终没有能够改变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结果,但是却让唐帝国不得不数度分兵去守不得不守的中太平洋防线,而且还因此损失数艘航母,舰队数次严重受创,难以有效的支援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进攻,而进攻也就难以迅速获得胜利了。

实际上,交战双方的战略方向都是极为明确的。唐帝国主攻西南太平洋,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中太平洋方向上采取防守态势。相反,美军则主攻中太平洋方向,依靠西南太平洋上的基地群,以及澳洲大陆的力量稳固防御,迟缓唐帝国的战略进攻。

战争打到这个程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