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刀刃上,那块地起码投资项目要达到一千万的才可进入,而何昌盛的投资项目,最多也只有不到一百万,离白林的要求相差甚远,有了这样的限制,徐君然不免有些为难,将头扭向关波说:“老关,你跟何老板讲了情况没有?”
关波点点头:“我说了。那块地确实有难度。常委会那上面已经讨论过了,需要投资额度达到一定地步才允许进入。”
徐君然微微颔首,既然何昌盛明明知道政府有规定,他还想要那块地,那只能说明他是不想到青山乡那块地办厂。徐君然知道,青山乡规划出来的那块地原来是一片乱坟岗,改革开放之后那边搞了不少的小工厂,应该说从人气来讲,那里也算不错,可工业总产值和交通地位却不如桃花镇。生意人都爱讲风水,凡是来投资的,知道了这些情况后都不想过去。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方面,徐君然与白林也有不同意见,徐君然觉得与其让桃花镇那片空地的闲置着,还不如降低标准引进外来企业,白林却坚持长远利益,宁缺毋滥,要把桃花镇那块地打造成一流的经济开发区。徐君然早就听说岭南、香江一带的商人特别讲究风水,如果把拒绝了何昌盛的要求,恐怕这投资项目就要泡汤,而现在让他答应,他又没有权力,只好先稳住何昌盛,然后再与白林协商了。
想到这里,徐君然便哈哈一笑说道:“好一个何老板呀,你默不作声的来到我们仁川县,果然把这里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这样吧,吃饭时间也到了,我们不能饿着肚子谈生意,到餐厅吧,我们边吃边聊。”
何昌盛也是聪明人,既然徐县长没有直接拒绝自己,那就表明这个事情还是有商量余地的,笑了笑说道:“徐县长这话可就说到我心里了。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何某人不是什么兵法大家,但也知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啊。”
徐君然呵呵一笑,点点头,算是认可了何昌盛的话。
一行人来到餐厅吃饭,说实话,徐君然最不喜欢的就是参加饭局,但饭局有时候也是工作,不参加不行。往往办公室谈不拢的事,在酒桌上就能敲定。许多人际关系就是在饭桌上的觥筹交错中建立的。
这次饭局也是一样,几杯酒下肚,何昌盛就热血沸腾起来,口口声声地向徐君然保证说,他的企业目前虽然投资才一百万,但他的厂子一旦落户,还可以多拉几个客商来投资,保证能做大做强,一千万算什么?到时候将会形成一个农副产品的加工产业链。徐君然听得高兴。就频频举杯向何昌盛敬酒。他听得出来,何昌盛虽然有些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