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收了。北方无兵,萧燕燕放心大胆地带着掳来的无数百姓财产牲畜,徐徐撤军。
赵恒差一点气疯掉了,便派王继英去定州传令,让傅潜来行营见驾。傅潜来了,说了n条理由,但赵恒不是小孩子,终于听明白了,什么理由都是浮云,贪生怕死才是真的。
一怒之下,流放,抄家。
实际就这个处执许多人仍愤愤不平,干嘛不杀死他!
河北多少百姓因为此人怯战遭到杀害或被掳走,多少渐渐繁荣起来的城镇焚之一空。
另一边范延召痛定思痛,开始了自救。
他手中没有多少兵力,因此只好聪明地打。等到辽军主力撤走,只有几万后军时,他迅速冲向了莫州,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一战辽军兵力仍是他的数倍,不过这一战让他斩杀了一万多名敌人,夺回几千掳掠的河北百姓。
伤亡率,辽军这次南侵,伤亡数量比宋军大。
然而河北的那些百姓呢。
闻听范延召大捷,赵恒作喜捷诗,加检校太傅,李重贵叹道:“大将陷殃而吾辈计功,何面目也。”
仿佛听到他的话,宋九在苏州上了第二封奏折。
要知道他下去六年多时间,只写了两个奏折,这还是赵恒登基后的第一封奏折。
河北百姓死亡数万,千里荒芜,尸骨成山,血流成海,何捷之有!
自太宗以来,对武将苛薄,然太宗晚年起,等武将渐厚。傅潜畏战如此,钱若水等臣议当死,陛下何赦之若此,诸将不思奋战,国将何国哉!
不过赵恒未采纳,他有他的顾虑。
经过两代人君治理,天下渐渐归心了,但不能说高枕无忧,例如巴蜀的不时叛乱,不要忘记了,几十年前是什么辰光,五代十国不时地更替。
他又缺少自信心,不敢有把握说就掌控了这个国家。
所以刻意地宣传胜利,而且傅潜为主将就是他任命的。
但他揣着这封奏折去了大名府行宫的后面。
刘娥终于进宫,不过她的身份仍不能曝光。
赵恒将奏折递给她看,问:“朕是否要起用此人”
他能上位,吕端是首功,其次就是寇准与宋九。不过寇准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个赵恒十分担心。
至少现在不能起用,因此前期所用的重臣多是忠厚长者,例如他的几个先生夏候峤、李至、杨砺……其他人也以忠厚见长,如吕端、李沆。
这些人任用后,动荡不会多,即便革新,在他们矫正下,不会太冒进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