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主意。
他在政事堂议政时说道:“陛下,臣在西府闻听王继恩在益州手握重兵,既不剿也不安,只知日夜宴饮作乐。然而叛贼却得到喘息机会,再度攻城略地,以至益州周围城寨一起失守,城门昼闭。望陛下派一重臣前去巴蜀,一勒令王继恩出兵,二安抚百姓。”
宋九有点儿弄不懂王继恩想法。
他能打胜仗,同样是磨砺,在北方呆了很长时间,那是在与这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战斗。这个履历替王继恩积累了一些军事才能,加上敌手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连战连捷。
可拿下成都后,开始不动弹了。
军务是西府的事,宋九没有下令督促,因为他心中同样在犹豫不决。凭眼下的官兵,还不能做到驱逐这场大戏的。所以在等背嵬军成形,天气稍稍凉快一点,让背嵬军完成这个任务。
为什么要对夔峡蛮动手。
主要是看不惯,而且会影响朝廷在西南的发展。若是朝廷强行动手肯定蛮人不满,可是义军过去,那就与朝廷无关了。这也许不及北方重要,但眼下就能办到。想要再次对辽国动手,那个情况更复杂了。不要认为辽国就完蛋了,就是失去了燕云,辽国也未必小视。
现在宋九想法改变。
做得好,夔峡少数民族同样开始阳光普照,但会死许多义军,无论朝廷对他们怎么称喟,是叛贼,盗,匪,事实都是百姓。
若是有聪明人与蛮首联手,又会事态严重。
无论那一种结果,最后都会招人批评。
不执行这个策略了。
因此巴蜀务必要速速平定。
但就是西府不下令,王继恩负责剿匪事宜,也要动手。
并且宋九又听闻王继恩军队开始有抢劫平民现象发生了。
就不知道王继恩是怎么想的,难道他挟功望赏这不是在犯糊涂吗,赵匡义急了,他都下诏将成都府再度改成了益州。
赵匡义说道:“卿言之有理,实际朕早诏辛仲甫,可是辛仲甫病重,朕也不知用那个人选。”
苏易简道:“臣推荐虞部郎中张咏,他此行必能替陛下分忧。”
“张咏”赵匡义讶然道。
宋九忽然笑了起来。
大家都有故事,包括宋九。然而这个张咏故事很多。
首先是急性子,他年轻时在吃馄饨,头巾带子长,连续几次垂在碗中,他大怒地将头巾扯下来,塞到碗中,喝道:“但请吃。”
后来做知县时,一个管钱小吏藏了一文钱出库房,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