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折王两家以及诸多羌兵,似乎能渐渐与宋军融合起来,这是宋九最想看到的事。
三军驻扎在朔州城,与寰州辽军遥望。
后方陆续每天有无数百姓继续向宋境撤离。
耶律斜轸看着这种情况,心中焦虑万分,然而他只能等。
萧排押又从后方带来七八万辽军,杀向了云州。
但他到来时,朔州之战过去了十几天。
两支辽军再度杀向朔州。
宋九下令三军徐徐撤退,为时两个多月的所谓北伐山后再度草草结束。然而与前两次北伐不同,这次伤亡不重。相反的,整个山后一半地区让宋军打成了闲田与废墟。前后一共掳来了两万余户百姓,数量是上一次的两倍多。
并且胜州城屹立起来,再加上河东的神武城与偏关,东到雁门,形成一个长长的“l”形,随时能再度对山后数州发起进攻,辽国不得不派驻更多的兵力,这将进一步消耗辽国那一点点可怜的财力。
宋军成功地将两大名将钉在幽州与云州,那么给了其他各族叛乱的好时机。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萧排押未率大军之前,宋九当挟借所有兵力,一举而克,击败耶律斜轸。宋九得知后仅是一笑,能肯定击败耶律斜轸吗就算击败,伤亡惨重,有那个必要
实际整场风,非是在西北,也非是在山后……
耶律斜轸显然也意识到不妙,一旦被宋朝拖到比拼消耗的那种形式战斗,早晚会将辽国拖垮的。因此结集军队,对神武城等砦堡发起了数次猛攻。但这次他面临的几个砦堡与往日的宋军砦堡不同,特别是牢固。这样建堡砦花钱很多,然而它们一个个特别地牢固,堡砦并不多,河东新堡砦只有七堡砦,河西那边也只有十一个堡砦,还有一些小堡,那是控制在蕃人手中,与宋军关系不大。数量虽少,实际面积不小,里面储备了大量粮草与防御武器。耶律斜轸虽能打,然而辽军本就不长于攻城,攻了数次,耶律斜轸只好退兵,回去苦思他法。
宋九这才返回代州,哪里有他渴望要见到的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