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西南征党项,不一定是王家折家与李家,也包括这部分的党项人。
另外还有许多汉人,他们是第三种族。其次是吐谷浑人,少量吐蕃人,或者其他人种。
这里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下控未来的西夏,以及宋朝的府州与河东,西控阴山,东指西京。
但在辽国与宋朝,西夏三国未鼎立起来之前,大家都忽视了这个地方。虽然这里名义上是辽国的羁縻地带,可现在这里的形势与巴蜀南面与大理交界的地方很相似,若是大理稍稍北扩,宋朝不会戒意,宋朝稍稍南扩,大理也不会理会,除非对方有雄心一口气将这个缓冲地带吃下。
辽国没有将它放在心上,可赵匡义心中也有忌惮。
哪里以王家为首,赵匡义担心会形成新的辖居力量。
在史上,王家最后让西夏灭掉。
不过没西夏,一切皆不大好说。宋九也担心。毕竟不是府州折家,他们离宋境过于遥远。
然而宋九思考了良久。
国家决策那有百分之百的好处呢,得择轻重选择。
与王家可能会形成的危害性相比,宋朝头号强敌还是辽国。一旦得到燕云,中原不会有危险了,可以释放出更多兵力。甚至可以调节,让辽国与王家发生冲突?ahref="http://www.iei8.net"target="_blank">www.iei8.net刂仆跫伊α康那孔场?br/>
因此此时不能顾虑得那么多。
并不需要朝廷花费多少钱帛,宋九也不想浪费,只是没人知道西夏未来危害罢了。
一是将羊毛商路向丰州北部扩大,甚至可以通过夹山,将辽国的皮革贩运过来,宋朝的出产贩运出去。在宋辽僵持状态下,形成一条走私商路。那么这个利益纽带形成,会使各部族渐渐完全倒向宋朝。其次是青盐,宋朝盐贵,不是制盐成本高,而是因为榷盐,使得盐价贵。辽国东部也产盐。这导致了整个河北地区因辽盐冲击,只好实施通商法。但这些盐因为成本无法运向夹山。
因此宋九提议,开通一些道路,改良运输车辆,使得青盐幅射到更广大的地区。因中原战乱,许多百姓逃向这里避难,仅向王承美投降的就达到七万多帐,一帐就是一户人家?ahref="http://www.iei8.net"target="_blank">www.iei8.net梢韵胂裾饫锏陌傩帐俊?br/>
一旦青盐道扩大,定难四州会受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