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卿,可有增财之法”赵匡义在枢密院问宋九。
“陛下问臣河工之策,臣也说了,代价并不高,虽不是治本良策,但也算是用最小的代价来治标,争取缓冲时间。滑州房村韩村堤决,千里之地,皆成汪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百姓苦难,国家也遭到重创。”
“是啊。”
赵匡义心道,所以朕才着急啊,你说有敛财的办法,这一思考就是好几个月,居然也没有消息。
“陛下,此策都不能执行,况且敛财之策,臣说了不能执行,相反的会成有些人攻击的目标,何苦说之。勿以人而害事,可现在因人害事,不顾国不顾家,臣失望也。”
“河工……若是依然之见,当以何人胜任,赵孚如何”
“赵孚若是朝廷有意河工,上达河中,下达大海,一千多里河岸,几千里长堤,各条河段地形河流不同,施堤手段不同,赵孚能力欠缺了。只有一人能够胜任。”
“谁”
“王明”
赵匡义沉思。
确实只有王明才行。
懂水利的大臣不少,包括郭守文,他在韩村堵决口,结果前面堵上,房村缺口更大,还在哪儿折腾未回来呢。也不是怪他,今年黄河汛期太大太长了。
赵孚勉强能凑合,还有数人,即便是宋九,都能找出十几个人选。
但这个规模太大,还有一条,那就是钱。
这么大工程,得用最小的代价完成它,何其容易。因此宋九推荐王明,无他,因为岭南。在岭南他与王明担任转运使,做了许多实事,包括水利。两人那时手中要钱无钱,要粮无粮。因此每天都有书信往来,精打细算。岭南一行,为宋九与王明积累了许多经验,王明又在三司担任官员,熟悉国家财政,无疑是最佳人选。
赵匡义想了一会说:“王明确也不错。”
然后看着宋九。
宋九不做声。
赵普在,俺不会说。
这也是逼赵匡义将赵普弄下去。
宋九不想这样,可到了这一步,赵普还不下去,一旦反弹过来。自己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赵匡义默默地离开。
柴禹锡道:“陛下如此袒护赵普。为何”
“不知道。”宋九闷哼一声。
也许大家将眼睛盯着自己与赵普?ahref="http://www.iei8.net"target="_blank">www.iei8.net擅挥卸⒆帕硪桓鋈耍蠡首诱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