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一年(3 / 6)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4800 字 2021-06-10

现在凭什么将所有的一切全部收回去。至少李继迁是这样想的。

宋朝也没有做错,李唐半胡半汉血统,于是将整个西北挪出来,安置突厥人,铁勒人,回鹘人,沙陀人,吐谷浑人,党项人……只有吐蕃人不是,他们是乘唐朝削弱时出兵西北,随后四分五裂,留下许多吐蕃人呆在这里。实际这时的吐蕃人也很难说他们是吐蕃人了,恐怕流着大半汉人与吐谷浑人的血液。

但宋朝不是半汉半胡王朝,这里原来大半是汉人的地盘!

况且赵匡义所做的不是将拓跋部族消灭,仅仅是达到共同治理的要求。

从战略上,宋朝也要将西北纳入囊下。那怕是羁縻,但这种羁縻不仅仅是朝贡吧,最少派驻一些官员与官兵,不然那样与更西的回鹘人有何区别

因此李继迁没有错,宋朝也没有错。

错的是后来的西夏,宋朝都给了大量岁币,那就学习契丹,大家和平相处吧。然而给了岁币,还要入侵。最后将宋朝拖下水了,西夏没有灭亡,然而最后元蒙来了,不是灭亡,而是灭族!而且他们也造成华夏历史上整个内治最清明,经济最发达的王朝,走向了削弱,走向了灭亡。

可耻的不是李继迁,连李元昊都不那么可耻,真正可耻的是一个汉人女人,梁太后。

这是很关健的一年,可惜宋九不知道这段详细的历史,否则提前数年布置,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效果。

……

咸州城下。

两军一在城上,一在城下,相互惨战。

耶律休哥是战神,但不是真的神,无所不能。

如今咸州城墙修缮完毕,城墙高大,乌玄明又得到大量宋朝提供的武器,城中又准备了许多粮草,以及滚木檑石。

再加上辽军不善长攻城,这一战耶律休哥打得很窝囊。

甚至这边他在强攻咸州,那边还有许多渤海人源源不断地向乌玄明投靠。这就是宋九当初计策的妙用,不要将国号称为什么乌舍国,安定国,得重称为渤海。

这时渤海国一些遗民还有很好的号召力。并且因为战事多,税务增加,所以随着乌玄明一度攻破辽国东京城,无数周边部族来投靠。

耶律休哥也没办法制止。

这时候萧燕燕下了命令,让他与耶律斜轸互换。

宋九没有低估耶律休哥,还仍然低估了耶律斜轸。

他虽在军事上未必及耶律休哥,但在政治上又远胜过耶律休哥。

辽景宗死,他得到萧燕燕器重,知恩图报,于是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