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一片。
虽然皇上可耻逃跑了,但活着就好,不然连皇帝都给对方做掉了,那还有何信心与契丹作战。
诸位大佬慌忙地迎出城。
赵匡义进城。忽然看着宋九,低声道:“宋卿,你很好。”
足够了。
他信任宋九,仅凭宋九在涿州安定人心,就足以得到了回报。
“不敢。”
赵匡义召集将士,问其损失与伤亡。
然后点头,伤亡情况比宋九想像的好。也比赵匡义想像的好。
让大家散去,却将宋九与杨业留下。
赵匡义看着杨业,忽然道:“杨卿,你居然敢撒谎。”
杨业战战兢兢。
宋九说道:“是臣有犹豫之心。故授使杨业不透露真相。”
赵匡义叹了一口气:“宋九,你将朕看成了什么人”
“臣有罪。”
“不是你有罪,是朕有罪啊。”赵匡义后悔地说道。在京城未发大军时,宋九就说过,契丹不可小视,得到太原后,切莫再贪婪幽州,图幽州可以,但要有耐心。后来到了镇州,宋九又进劝,可是自己不听。当时潘美使眼色,赵匡义也看到了,于公一文一武,于私毕竟是翁婿,就当未看见。
然而扳荡识忠臣,涿州城中才知道谁忠谁不忠。
“你说说城中发生了什么”
“陛下,当时军中传言四起,三军无首,六军仓皇,有些人是说了一些不好的提议,可他们也是想着大局,不然若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几十万兵马亡灭,契丹铁骑滚滚南下,我朝危矣。请陛下勿要追究。”
“朕不怪谁,朕再问你,难道你算好了朕一定会败”宋九替石守信他们开罪,赵匡义仅是问一句,显然也不想深入这个话题。
“非也,臣在后方虽担心,也不敢说胜还是败,但两军交战,若是两国实力相当的话,互有胜败才是正常的事。如晋梁之争,两国互有胜负,争斗了几十年,耗尽两代人的心血,李克用父子才笑到最后,成为中原正统。所以臣与杨业商议时,私下推算,胜会从何处胜,败会从何处败。往好的方面想一想,臣在后方应当怎么做,好使陛下锦上添花,往坏的方面想,如何补救,好使损失减少。因此派杨业游离于战场边缘,以防万一。”
赵匡义又叹息一声。
宋九又说道:“陛下,臣派探子进幽州城打探,听到一件事,耶律休哥中箭昏迷,因此臣有一个想法,声东击西。”
“你是说契丹兵力集中于幽州,我朝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