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是繁华之地,这是好事,可是禁军久在京城,难免会沾染一些浮华,浮华不怕,但放在军队上就会可怕,这批将士南征北战,是悍卒,但到了他们老去的时候,下一批将士如何得用封常清兵败洛阳,难道封常清不是名将非是他不会领兵作战,而是所征用的兵卒皆是东都洛阳纨绔子弟,怎能是安禄山手下将士的对手
你认为该当如何
禁兵拱卫京城用意是好的,有了庞大禁兵在京城附近驻扎,各地就不敢大肆谋反叛乱,然而不一定非要全部在城中。朝廷可以将大部分禁兵放于京城周边郊区,如今人烟还不算密集,有许多旷土可以开垦,那么可以划出许多耕地作为禁兵的永久性屯田,抽空耕种,部分上交军营,作为后勤供给,部分规禁兵自己所得。再于其间划出一些桑林之地,让其女眷植桑载麻,增加其收入。同时生活在郊外,生活成本也会下降。一家人温饱了,兵士才会有作战的信心。
眼下实现这一条不是很难,难就难在大部分兵士未必乐意放下身体去耕种,但可以做微调处理,慢慢地推广。往后去,人烟密集了,耕地紧张了,想执行都不可能了。
所谓兵者,乃是用来作战的,而非是一个昂贵的玩具。因此务必将军营里的老弱病残羸弱者全部淘汰掉。制订严格的退伍制度。除将领外,兵士达到五十,气血已衰,上战场作战战斗力下降了,因此五十岁后全部要退伍。但朝廷必须拿出两百缗钱,用于他们安养晚年,或买地,或经营,或购宅,或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养。
这会花去不少钱帛。薛居正道。
是如此,但薛公,你可曾从另一面计算过,将兵士放在郊外,无论用什么形式屯田,朝廷都不需要负担他们的粮食布帛了。即便负担,数量也会减少,这一年会花去多少钱帛并且还有一个隐形的,这些粮食布帛不能用市价来计算,它们都是从各地运来,沿途需要多少劳役将这些节约的费用计算下来,几十年会节约多少,岂止是两百缗钱。同时又减少了多少百姓的劳役而且放于郊外,让兵士远离浮华之地,也会提高军队的总体素质。
戚家军之所以强大,不仅是训练有素,戚继光的指挥能力,还有关健的一条,戚继光全部用农民为子弟兵。
不用戚继光举例,只要宋九提起了,大家也能想到。
最后就是将抚恤制度也要制订下来,一旦有了丰厚的战功赏赐与抚恤,那么将士作战时不但有积极性,也减少后顾之忧。这样的军队,才是长久之计。
若这些举措通过了,将是一场大折腾。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