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策。侍卫看到这个狂人,想要将他拖下去仗笞,让赵匡胤阻止,将他带到行宫。
张齐贤指天划地,献了十策,并汾、富民、封建、敦孝、举贤、太学、籍田、选良吏、慎刑、惩奸,大概意思就是拿下北汉,提高群众生活,将皇室宗亲安排到各自的领地,提倡百姓孝道,建立高等学府,划拨土地作为官员津贴,选拨好官员,执法要人性化,打击犯罪要从严。
据说赵匡胤只同意了其中的四条,并汾他是同意的,富民也同意,封建赵匡胤不赞成了,难道西汉西晋南北朝之乱还不够吗敦孝同样也同意,举贤是好的,但嫌在细节上张齐贤说得迂阔,也没有赞成。那时还没有太学的说法,同样没有同意。其他种种皆是如此。
换宋九来,也未必会全部同意。
那天赵匡胤心情好,居然与他争论起来。
可此人很倔强,一一反驳,赵匡胤就有点不喜欢了,赵大性格实际很强势的,这也是宋初没有出好的言臣原因。
争到最后,赵匡胤恼羞成怒,让侍卫将他拖出去。
据史传,赵匡胤回来后对赵匡义说道,我在西幸洛阳时遇到一个奇人,将来可以辅助你。
那时宋九还没有来到宋朝呢,赵匡义才勉强操持开封事务,怎么可能说这句话。
大约赵匡胤回到开封后,感到十分好笑,就与赵匡义讲到这个愣头青。
不知道此人后来是怎么想的,居然考中举子,这次又来到京城。
但宋九知道这人以后是要做宰相的,善意地点了点头。
最后一个中年人道:“吕蒙正,字圣功。”
“吕蒙正啊……”宋九喃喃道,仅凭此二人,这届科举就出了两个宰相。
“请问阁下尊姓大名。”吕蒙正道,他以为宋九也是举子,但为什么如此面生呢要知道能被录用的省试生,这十几天皆相互宴酒请客,十分熟悉,没有录取的,这么多天下来,大多回家去了。
宋九道:“我姓宋名九,字易安。”
“你怎么与宋相公同名同姓”
“你就当我是宋相公吧,吕蒙正,张齐贤,你们刚才说的我听了,说得很对,若保持这种心态与想法,仕途会十分光明,”宋九笑笑,然后回中书,准备进讲武殿。
“神经病啊,”另一名举子骂道。
维持秩序的衙役忍不住道:“大胆,你竟敢骂宋相公。”
“真是宋相公啊。”
一群举子全部傻了眼。
接下来用艳羡的眼神看着张齐贤与吕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