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小鱼 下(3 / 6)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4429 字 2021-06-10

,李家江山是生生打下来的,赵匡胤的江山却是从柴荣儿子柴宗训手中抢过来的,再加上前几代更替,因此他骨子里对臣子充满了一种不信任。

赵普下台后,给赵匡义首班站朝的资格,用来洗去赵普印记。但他还有一份怀疑,因此对史珪渐渐重用,史珪的身份由此一兼为二,一是马军都军头,一是锦衣卫首领,仅是少了锦衣卫那种拿人的资格。宋九在隔离,这两人因为张琼之死,也隐隐产生一份矛盾,只是不象石汉卿那样激化。

河洲的出现,使是宋朝京城商业繁荣至少提前了三十年,京城有多少户。不是很多,包括城墙外居民也不过十万户左右,但人口有多少,渐渐达到一百多万。这多出来的人口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兵户。还有就是宗室与官员,这几者的生存都需要大量物资钱帛,有的是通过税务供养,有的是通过和买从各地采购而来。

但必须临时补充。

比如皇宫一天需要大量食材,特别是蔬菜,必须当天就在京城购买。

商业的发达,。提前唤醒了一部分人的谋利意识,有的人与官员勾结起来,走了一条与和买损夺商财的道路,反过来将货物以高价售给官府,或者滞销的商品卖给官府,以及其他种种。

这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利益。特别那些滞销的商品。在市场上卖不掉,给了官府,多半也无用。史珪举报后,赵匡胤便让他暗中盘查此事。它是弊病,然而若大的国家,弊病岂不要太多。并且赵匡胤让史珪暗查,查过后禀明立即处死。而非是通过正式审问方式进行的,那是弊上加弊。

打击面太广了,从城中,到河北到河洲,或真有此事,或假有此事,经史珪禀报后全部处死。一时间京城商人人心惶惶,连生意也不敢做了。特别是河洲,成了史珪打击重点对象。

然而史珪忽视了一件事。

商人地位是不高,可他们手中的钱地位却是很高。连大和尚们也高声喊出钱如蜜的口号,况且其他人。河北本来因为人流分去一半,生意开始萧条,但皆不能恨宋九,人家经营是河洲。难道不想将河洲变好但不象这样直接打击,当真赵普离开宰相位置,一点影响力也没有了并且史珪更不知道的是河洲背后若隐若暗地站着一个巨人。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赵匡胤耳朵里。

赵匡胤便下了一道诏书,以前的皆不追究,但自此以后,若是应市官物妄增损价值,欺骗官钱者,审讯后确有此事,一并按律法惩治。

但这件事并没有结束。

想一想王安石变法,他还是为了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